只是规模强一些,兵卒多一点的试探?>
汉水周边,也都是山岳林地,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穿行和侦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爬上什么高山,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看见,白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所以不管是李典,还是曹军,重点都是在汉水沿线进退攻防。>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李典的原则。>
千里进军荆州,自然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是这个风险,李典觉得值得一试。>
在战舰上的曹仁盯着远处的李典,磨了磨牙。>
虽然在这个距离上,曹仁连李典的面容都看不清楚,但是他知道,那就是李典。>
对于李典,曹仁多少有些了解。>
一般的诱敌策略,对于李典根本无效,必须要针对李典的谨慎来制定的策略,才能有一点作用,但是究竟有多少用处,曹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曹仁挥动手臂,轰天的战鼓声顿时一缓。>
在舰船上的弓弩手们收起了弓箭,被箭阵遮蔽的天空恢复了明亮。>
预先蹚水上岸的曹军兵卒,已经列队完毕,开始前进。>
一队在前,两队在后,成三角形攻击阵势。他们走得并不快,甚至每走二十步还要停下来整整队形。>
这是传统的大汉军阵。>
整齐的队列不仅是可以减少敌方远程武器的伤害,也可以让身处于阵列当中的兵卒感受到战友的支持。短短的两百步左右的距离,曹军停顿了七八次,每一次的停顿,并没有减少兵阵当中的杀气,反而会有一种将弹簧越压越紧的感觉,直至双方交接的时候,就是爆发之刻!>
曹军持续逼近,到了双方接近到了二三十步的时候,不管是李典方还是曹仁方,都能看见对方的脸,感受到了对方的呼吸,以及沸腾的杀意。>
『咚咚咚!!』>
战鼓又是再次密集的响起,曹军士卒冲了过来,如同从汉水涌动而出的血色浪花,扑向了李典的战阵。>
『杀!』>
刀盾手将盾牌撑起,抵挡着曹军的刀枪。>
较后一些的长枪手则是用长枪在盾牌的缝隙里进行凶狠的反击。>
短暂的交接,顿时就有十几人陷入了永恒的长眠,其中大多数还是曹军兵卒。>
虽然曹军似乎勇猛进攻,但是曹军的装备比不上李典等人。>
李典手下兵卒装备的都是骠骑工坊里面新出的制式战刀,身上的战甲也同样是覆盖面积更大,防御效果更好,再配合熟练的战斗技能,不仅是挡住了曹军兵卒的突进,甚至开始反攻曹军。>
曹军兵卒凭着一股气而来,却在李典的刀盾面前,就像是扑击到了礁石上的水浪一样,无力的落下。>
在整条战线上,曹军兵卒根本占不了上风,虽然号呼酣战,却根本看不到破阵的希望。>
甚至在局部区域,曹军还被李典的小队压制了。>
曹军兵卒受损严重,接二连三的被砍倒在地。>
『鸣金!』>
曹仁咬着牙,下达了指令。>
如同之前匆忙而来战一般,曹军又是留下了几十具的尸体,匆匆而退。>
李典有些懵,他难以理解为什么曹军会做这样的,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进攻……>
打了又不拼命,稍微接触一下就走。>
这样的战斗有什么意义?>
这不是来送死的么?>
除非是……>
曹仁想要让他因此停留在此地?>
……>
……>
而此时此刻,在蓟县的赵云,也同样面对着送上门来的事情……>
甘风在辽东打赢了丁零,缴获了不少胡人胡马,信息传回来,就是快马加鞭的事情而已,但是要将那些缴获的战马和抓捕的胡人也送回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赵云既要做出相应的安排,又不能耽误原本的事项,尤其是在薄弱的幽州之地,简直就像是如履薄冰一般。>
因此赵云对于前来打扰的家伙,一上来就没有多少好感度。>
『清河崔氏?』>
赵云反看着送上门来的名刺。>
送上名刺来的小吏以为赵云不清楚清河崔氏的来历,便是低声说道,『都护……这崔氏,相传是齐太公后裔……后来封在崔地……也算是源远流长之家……』>
『齐太公?』赵云看了那小吏一眼,『姜太公?』>
那小吏点头。>
『呵呵……』赵云忽然笑了笑,『这姜太公助周立国,其后齐王却在春秋争霸……你说这齐太公,究竟应该是姓姜,还是应该姓齐?』>
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