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骑砍三国之御寇 > 166、激怒(2/3)

166、激怒(2/3)

上一页骑砍三国之御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意在江陵,我岂能坐视竖子的女干计得逞?便在十日之前,便已让云长带了三千精锐前去驰援,嘿,扬州军大胜之后,岂不志得意满?直接便转扑江陵,在城北安营扎寨,准备攻城。」

「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却在当夜,云长直接发动了一场突袭,趁敌人不及防备之下,直入营内,还以颜色,也来了一个火燔寨墙,敌军阵脚大乱,兵慌马惊,自相践踏,死伤者不知凡几,」

刘备越说越是兴奋,竟至手舞足蹈,击节大笑:「元直,可知这一战我军斩获如何?不仅夺回了当阳,劫了敌营,单是斩首便有近千之数呐,连敌将吴牛也被云长断了一臂!嘿,竟能在吾弟神刀之下侥幸逃生,也算这厮有几分运道。」

却没注意一旁的徐庶越听越是神情难看,到最后更是直接拍案而起,「主公啊,如此大谬之事,为何不与我先分说?」

大谬?

刘备面露愕然,大为不解,我军打了这么一场胜仗,怎么能算是大谬之事呢?

不过看到徐庶一脸阴沉,再无往日的潇洒从容,也不及细想,连忙先行宽慰,或者说是解释道:「元直勿恼,是这样的,那时你不是前往梁国巡查库房了么,正巧这时刘琮来信,央我出兵援助,解他荆州之危...」

「我和他同为汉室宗亲,说起来还算是他的叔伯,侄儿有难,我这做叔叔的岂能袖手旁观?」

徐庶大摇其头:「那臣回来这么多日,主公为何也是只字不提此事?」

这...刘备一时沉默不语。

他自然不好明说,早在徐庶入帐之初,他便有过问计,王政进军荆州当如何应对,徐庶当时的回答却是「静观其变」。

什么静观其变,那不就是袖手做壁上观么?既然知道徐庶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并不赞同出兵,刘备自然就不想去问了,索性来个先斩后奏!

「主公啊,臣说静观其变,实则是指此时出兵时机未到!」

徐庶有些痛心疾首地道:「若是此时出兵,打的胜仗再多,最多也不过是让王政无功而返,退回扬州罢了,那又能如何呢?能改变当今天下的大势么?这竖子不还是掩有九郡,兵多将广,势大难制的一方强侯么?」

「那许都的曹操为何至今按兵不动,便是想到了此节!」徐庶掷地有声地道:「荆州地连七郡,竖子兵锋再锐,也不可能旦伐夕止,前期越是连战

皆捷,克城得地,他便越会想着倾注更多的兵力,深入荆州!」

「到那时,孤军深入,战线拉长,若是咱们与蔡瑁、曹操三方联手,极有可能给予此子一场空前的惨败!轻则元气大伤,数年难以用兵,重则一败涂地,身死族灭!」

「不仅如此,前线投入的兵力越多,后方便愈发空虚,主公,那夺回徐州的机会也便来了啊!」

徐庶越说越是激动,甚至生出了自责之心,他本想着曹操能看到这一点,刘备自然也能看出,所以有些话并没有直接挑明,却没想到却是高估了刘备。

如今看来,单论战略上的眼光,自家的主公的确要比曹操逊色起码一筹,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备就一无是处,他也是个英雄,身上同样有很多的闪光点,有的甚至是曹操根本没有的,这正是徐庶选择刘备的根本原因。

听到徐庶这一番话,刘备终于醒悟过来,慌忙站了起来:「元直,此番是我轻率鲁莽了,应该先与你好好商议才是。」

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拉住徐庶的手,脸上满是诚恳的道:「有过自当改之,元直,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做呢,全听你的,要不我立刻下令,让云长返回豫州如何?」

「已然打草惊蛇,若是让关将军此时撤退,岂非欲盖弥彰?」

徐庶思忖片刻,摇了摇头,先坐会席中,沉吟半晌,再度开口问道:「如今前线情势如何?以关将军之能,想来不仅能保住了江陵不失,更会大有斩获吧?」

「自是...」

对于自家义弟的武勇,刘备向来甚为得意,下意识的刚要自夸几句,瞅见徐庶一脸肃然,连忙干笑一声,改口道:「说大有斩获倒也谈不上,云长次日又绕道江陵城南,遣兵对敌人的中军击营,不过也只是斩首近百,便及退出。」

「这次扬州军想来有了戒备,但仍然对关将军无可奈何,任其驰骋出入...」徐庶寻思片刻,点了点头:「如此说来,这支渡江奇兵的主帅并非王政了。「

因为这支奇兵是由南昌所出,而王政正好又在南昌,因对其以往的行军多有分析,徐庶之前曾在心中有过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位少年英主会否再一次亲自下场,负责对荆州的斩首行动呢?

这猜测虽然大胆,其实不无可能,遍观古今,历朝历代皆不乏雄主,但如王政这般自身勇武超群,万夫不当的存在,数来数去,也只有一个秦末项羽了。

而项羽的行军风格也和以往的王政如出一辙,临敌当先,破阵最前,每逢大战皆是亲自挂帅。虽然最近几次战役王政都没有亲征,但徐庶曾经想过,是否是因为战役不够大,敌人不够强的缘故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骑砍三国之御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