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宫城之内。>
注视着眼前的大殿,公孙衍的心情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而越发不快。>
奉主将孙伯灵之命,他作为使者前来蓟城,与子和商议魏军入城的事宜。>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前在中都对魏军十分友善,甚至隐隐带着几分讨好意味的子和一方,竟然会对他如此怠慢。>
在一名侍者将他引领到此处之后,公孙衍就这么在殿门前苦苦等待了半个时辰。>
“前恭而后倨,莫非他子和真的以为自己是燕国之主了吗?”>
公孙衍用着难看的神情打量着眼前的殿宇之际,这才有另一名侍者自大殿之中珊珊来迟。>
“我家主人召见,随我来。”>
听到侍者如此倨傲的话语,公孙衍心中的不快立刻便化为怒火。>
这一刻,他真的想就这么一走了之。>
只是想到孙伯灵的嘱托,他才努力压下心中激动,跟上了侍者的脚步。>
“主人,魏将带到。”>
当侍者的话语在耳畔响起,公孙衍用目光打量起了眼前这人。>
此时此刻,这位燕国大夫正端坐在主位之上,与他的儿子子之颇有些相似的脸上满是得意。>
“末将公孙衍,见过子大夫。”>
“将军不必多礼。”接受了公孙衍的见礼,子和颇有些不在意地问道:“不知将军所为何来?”>
“大夫,末将奉我家将军之命,前来询问我军入城之期。”>
“这……”>
一听到公孙衍是为了魏军入城而来,子和心中一下子迟疑了起来。>
若是在数日之前公孙衍前来,他一定毫不犹豫地答应魏军入城。>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时移世易之下,他对于魏军入城已然有了抵触。>
一场内乱,燕公、太子皆为他所擒,蓟城也落入了他的掌控。>
可以说,他子和距离燕国君位不过一步之遥。>
此时此刻,要他放魏军入城,将胜利的果实与他人分享,子和却实在有些舍不得。>
“此前我燕国得罪大魏,皆是燕公昏聩,受小人蒙蔽。”>
“如今子和主掌燕国大权,自当调回兵马,与大魏重修旧好。”>
“这样,燕国愿承担贵军出兵的一切花费,更愿遣使安邑朝见魏王,不知贵军是否可以撤出……”>
原本心中就对子和的态度很是不满,此刻又听对方准备毁约,公孙衍心中更是气愤非常。>
“如此说来,子大夫这是准备言而无信,洗刷我大魏喽?”>
“将军,这话从何来?”>
面对公孙衍话语之中的不善,此刻自觉大事已成、正是春风得意的子和,脸上的神情之中也是带上了几分不快。>
为了谋夺燕国的君位,他子和确实是和魏国有所勾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得唯魏国马首是瞻。>
“大魏攻打我燕国,乃是我燕国与大魏交恶;如今我燕国愿与大魏重修旧好,并愿以臣子之礼侍奉魏王,贵军若还执意攻打我蓟城……”>
“恐怕天下之人都会非议大魏吧?”>
“子大夫,这是在威胁我大魏吗?”>
“好!好得很!”>
“还请子大夫记住今日之言,既然威胁就要承受威胁的代价。”>
冰冷的目光狠狠注视眼前的子和,公孙衍一字一句地说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话落,公孙衍头也不回,自顾自便向着大殿的方向走去。>
“你放肆!”>
眼见着公孙衍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心中怒火滔滔的子和还准备下令将人抓回来。>
可是略一思虑,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虽然他如今已然将蓟城掌握在手里,可是魏国毕竟势大,实在是不能得罪得太狠了。>
而从燕国宫城之后离开的公孙衍,也没有半点停留,当即便带着跟随而来的属下策马驰出了蓟城。>
“哒哒哒……”>
蓟城通向中都城的大道之上,战马的四蹄猛烈踏击着脚下的大地。>
手握缰绳、策马而行,公孙衍的双眼之中充满着冰冷,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返中都,将今日之事告知主将孙伯灵。>
忽然,前方不远处那几道略显慌张的身影,却是引起他的注意。>
“似是有追兵来了,护卫公子!”>
正在奔逃的几名护卫,眼见着战马向着己方疾驰而来,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而当那一抹赤色浮现在双眼之中,几名护卫更是将手中长剑紧握了几分。>
“公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