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把大元境内所有江湖门派召集起来,以江湖势力对抗江湖势力。”>
因极端的愤怒,蒙哥的脸庞显得有些狰狞,杀意横生,对江湖人士他的忍耐限度已经到达了极限。>
“这......”>
强征江湖门派为国卖命,这要搞不好,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忽必烈,汝阳王,金轮法王等人有心劝蒙哥不可冲动行事,但看着蒙哥那副几乎要吃人的脸色,终究不敢开口。>
“但有不从者,先派兵将之灭掉。”>
“身在大元境内,受大元所庇护,还不思为国效力,便是叛逆,死不足惜。”>
蒙哥杀气腾腾的说道,黄金家族的霸道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服者,灭;不从者,灭;不顺者,灭......这是从“天命真人”身上承袭下来的黄金家族传统。>
蒙哥主意已定,蒙元群臣也不敢多说什么。>
“王弟,迎战六国联军一事,本汗就全权交给你了。”>
“这一战,务必要全歼六国联军,使天下各国再也不敢冒犯我大元的威严。”>
蒙哥对忽必烈心有忌惮,觉得忽必烈威望太高,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但在这种时候,他不得不用忽必烈。>
忽必烈精于兵事,文武双全,蒙元内部对其信服者多不胜数,由他统兵迎战,才能将蒙元的战争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臣弟遵命。”>
忽必烈心绪激动,襄阳兵败之后,他本以为自己此生再也没有掌兵的机会,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重返巅峰的机会了!>
目光炯炯有神,锐气勃发,这一次他要一雪前耻,用六国联军的覆灭,来证明他在襄阳战败,非是他无能,而是他的才能因江湖人士捣乱,受到了严重干扰,未能尽情发挥。>
“汝阳王,本汗命你坐镇大都,配合王弟迎战六国联军。”>
让忽必烈正面应对六国联军,转而又抬起汝阳王,用以制衡忽必烈。>
说到底蒙哥还是不完全信任忽必烈,他自己亦心知,只要他活着,忽必烈便不可能造反。>
但没有造反的动机,有造反的能力,便是大罪,不得不防,不得不让他心生忌惮之意。>
忽必烈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战功彪炳,威望日盛,投入他门下的人才足以组建一个小朝廷,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天策府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样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底蕴实力,让蒙哥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蒙元的创始人,“天命真人”铁木真,两者仔细一对比,相似之处太多了。>
“天命真人”能在混乱的草原上组建起横扫八方,所向无敌的黄金家族,奠定蒙元称霸天下的基础,忽必烈未尝就不能蛟蛇化龙,直上青云。>
有时候许多事情不是本人不想做,便可以不做的。>
李世民可能没想过杀死他的两个兄弟,但他的手下帮他做了;同样的忽必烈可能没有觊觎皇位之心,可他的手下呢?>
人心最是难以预测!>
蒙哥不止一次试着全心全意信任忽必烈这个兄弟,但很可惜,他做不到,坐在蒙元掌控者的位子上,便注定他会疑心病缠身。>
......>
六国联军一路上“战无不胜”,以横推无敌的姿态,强势兵临大都城下。>
经过战争的洗礼,各国士兵都有了极大的变化,战力或许仍旧不堪入目,但面貌却是大不相同了。>
没开战之前,各国士兵几乎都一个样,懒懒散散,既无战意,也无战心,大多都跟混日子的没多大区别。>
经过战争的洗礼,杀过人,见过血,各国士兵身上都带着一股铁血之势,完成了从刀胚到杀人刀的蜕变,如果能够活着回去,必将成为一国精锐。>
只不过经虚假胜利而刺激蜕变出来的各国士兵,根底上仍是太空虚,只需一场大败,便能将各国士兵的锐气摧折殆尽。>
这就好比空中楼阁,看似强势,实则很容易被击溃,经不起失败。>
能保持连战连胜,各国士兵是精锐,不能持续胜利,各国士兵原先是个什么样,战败后就会退化成什么样,甚至会更加拉垮。>
“各国什么时候有这么精锐的兵卒了?”>
大都城楼上,忽必烈,汝阳王等蒙元将帅看着六国联军呈现出来的全新面貌,全都有些不敢置信。>
原先的六国士兵是个什么模样,他们可是清楚得很,用孱弱无能,不堪一击来形容都绝不为过。>
就拿宋国来说,蒙元曾有多次败在宋国将领手里,但那是败于宋国将领的战术手段,而不是宋国士兵比蒙元要精锐。>
“经过战争的洗礼,各国士兵都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