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灵珠已经化作胎儿,师伯我正要前去收徒。”>
“灵珠可是先天灵宝,如今化作修士修行,未来至少是金仙境界,大罗可期,不知太乙师叔可否允许晚辈同行,前去探看一番?”>
李弥诚恳的问道。>
改变第一步,就要从哪吒开始。>
哪吒的故事也是个悲剧,闹到了“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程度,最终借助莲花化身才终于重生。>
如果说哪吒是凡人,那么莲花化身是不错的提升。>
然而哪吒却是先天灵宝灵珠转世,其肉身是修行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万万不可有损。>
说句不好听的,莲花化身也就是一具化身而已,一百个也不配和原本先天灵宝孕育而生的肉身媲美。>
这也大大降低了哪吒的战力上限,证大罗果位就千难万难,战力远远落后于杨戬,甚至还被孙悟空反超。>
整个阐教三代弟子,也就哪吒和杨戬两根顶梁柱,不管哪吒出生后的表现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父亲李靖和师父太乙真人尽没尽到责任,至少李弥打算来管教管教这个熊孩子。>
一路直奔陈塘关而去,倒也不算太急,哪吒还在她妈肚子里呢。>
而此时云中子已经前往朝歌,欲除妲己。>
表面上妲己的死活只在纣王的一念之间,实际上纣王这位“反派一号”,区区玄仙道行,怎么可能跳出封神剧本?>
这可是准提道人亲自下场,负责引导的剧本。>
整个封神大劫,六圣为棋手,后面还有一位鸿钧道祖,纣王根本没有自己当棋手的可能。>
什么《重生纣王之……》,只要圣人还是圣人,纣王根本不可能有自主权。>
只能在劫气影响下,成为一个任由本能驱使的“野兽”。>
李弥最佩服,如今也最忌惮的就是燃灯道人,唯一一个以非圣人之身,影响了棋局走向,拉太上和元始下水,最后直接转投佛门的狠人。>
一路上,太乙真人和李弥交流了许多道法,互相见识和道行都有所增长。>
包括玉鼎真人在内,十二金仙主修的都是阐教法门,从开辟大道衍生出来。>
而杨戬主修的是《八九玄功》,算是斗战护教功法,于其他大道涉猎极少。>
太乙真人本以为杨戬入道修行短短两千年,于大道领悟应该非常贫乏,却没想到这位师侄却是个妙人,诸般大道皆有涉猎。>
两人一路交流,到得陈塘关时,已经好的如同多年老友一般。>
此时李靖夫人殷氏已经怀胎三年六个月,却始终无法生产出来。>
灵珠显化,绝非凡胎,殷夫人也算受罪了。>
太乙真人提前准备好乾坤圈和混天绫,等待哪吒即将降世,立刻将其抛入殷夫人怀中。>
到得夜晚子时,殷夫人生出来一个圆球。>
李靖提剑一砍,肉球两分,跳出来个粉雕玉琢的娃娃,右手乾坤圈,肚皮混天绫,正是灵珠子。>
第二天天亮,有侍者禀告:“老爷,外面有两位道人求见!”>
李靖连忙请进来。>
只见前面一位中年道人,放荡不羁,肆意洒脱,后面一位青年道人,英俊神武,仪表堂堂。>
李靖也是有见识的,连忙问两位道人名讳。>
“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
“贫道是玉泉山金霞洞杨戬,太乙真人师侄。”>
太乙真人道出来意。>
李靖心中一叹,如果有选择,他真希望自己的小儿子拜青年道人为师,至少看起来是个有模样有规矩的。>
但只见那杨戬道人笑而不语,毫无收徒之意。>
最终太乙真人给灵珠子起了“哪吒”的名字,匆匆离去。>
李弥却留了下来。>
太乙真人和李弥早有约定,李弥可以留下来照看灵珠子,但不得提前授予玉虚法门。>
哪怕是灵珠转世,七岁之前最好也不要修行,否则有伤未来成就。>
李弥笑着答应了。>
李靖虽不知道这位杨戬道人的道行,但至少肯定比自己高,于是在城中立下一处道观,给李弥修行。>
李靖忙于军务,脚不沾地,殷夫人的两个儿子金吒木吒都已经上山修行,身边只有哪吒这一个小儿子,自是骄纵。>
偏偏哪吒又有诸般怪异,不容于陈塘关的小伙伴们。>
最终,哪吒只能找到自己的师兄,整天都是笑眯眯的杨戬道人。>
怪不得哪吒被养成了混世魔王,问题儿童,一个亲爹一个师父都在最关键的时刻疏于管教。>
一般的幼儿,七岁之前根本没什么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