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
“菩萨,俺老孙好歹也是个大罗金仙,三界有名的人物,如何能拜一凡夫俗子为师?还请菩萨放心,俺已经修行佛法五百年,如今大小也算个高僧了,若那取经人至此,俺老孙定然毕恭毕敬,口称法师,比待玉帝还要好,如何?”孙悟空已经拜得菩提祖师为师,如何能拜第二人?>
哪怕是如来亲至,也不配被他称一句师父。>
“噢?你这泼猴,如何敢自称高僧?”>
“还请菩萨考较!”>
于是观音和孙悟空一问一答,孙悟空居然对诸般佛典对答如流,毫无差错。>
观音问题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入,直问到菩萨境界,孙悟空方才被难住。>
“你这泼猴,果有慧根,与我佛有缘!”观音也忍不住赞赏道。>
怪不得世尊一力主导孙悟空作为取经人的护法,只看其佛性,未来必然是佛门大德。>
“你自学得变化神通,有了力量,心中便再无畏惧,无法无天,终酿大祸!西天取经一路上,这无量山便始终压在你身上,你须经重重磨难,抵达灵山之时,方可得解脱!”观音告诫道。>
“弟子知晓了!”孙悟空连忙唱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这五百年的佛音禅唱也不是白听的,孙悟空捎带着修行一二,如今也已经超脱了罗汉果位,进入了菩萨境界。>
没有任何人指导,仅仅只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聆听佛经,就能自己领悟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天纵奇才了,怪不得观音会赏识。>
目送观音离去之后,孙悟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仰望天空,心中百感交集。>
果然,如来并非是要打杀他,而是要降服他。>
孙悟空最讨厌的就是约束和管教,但是现在,有形无形的枷锁一重重的套在他的身上,他的心上。>
“师父,你在哪里?”>
孙悟空心中闪过一丝悲恸,面上却带着慈悲的面容,不断诵读着佛经。>
从今日起,他就是一名高僧,一名护法,直到彻底挣脱枷锁。>
长安城中,玄奘法师已经崭露头角,虽然如今佛法造诣只有金蝉子时的十分之一,却也轻松超越了诸般高僧大德,真的是舌灿莲花,地涌金莲。>
观音适时送上锦襕袈裟、九环锡杖,太宗赐予玄奘法师。>
玄奘一穿上锦斓袈裟,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
简直就如同佛陀亲临,宝相端庄,俊秀非凡。>
又得菩萨点化,决定前往西天求取大乘佛法。>
如今的玄奘除了一身好卖相,一心佛法造诣,只是个普通的凡夫俗子,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必须有护法随行。>
因此玄奘很快就来到了无量山下,得见孙悟空。>
“你可是取经人?”孙悟空见了唐三藏,仰头问道。>
“正是。”>
“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不遵天条,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法师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护法。”>
三藏见这猴子,固然尖嘴猴腮,却也带着一股宝相,一看就与佛有缘。>
再问以佛法,一问一答,竟然是互有助益,不相上下。>
三藏万万没想到,一个猴子于佛法境界居然如此高深,有此护法一路西行,路上不但安全,却也不再会寂寞了。>
“我的法师啊,天色将晚,还请快快将山上的金帖接了,等俺老孙出去了,再讨论佛法不迟!”孙悟空终于按捺不住了。>
三藏这才从佛法之中警醒,对于收猴子为护法再无任何迟疑,上山揭了六字真言,放出悟空。>
悟空终于可以舒活筋骨,然而无量山却并未消失,而是化作芥子大小,继续压在了他的身上。>
无量金身被彻底封印,无法施展,全身背负着无尽压力,根本无法自在。>
然而比起之前被压缩在极点之中,却已经好上了无数倍。>
孙悟空成熟了许多,不再抱怨,而是对着三藏拜了三拜:“多谢法师将贫僧救出苦海!”>
“同在释门,同往西天,一路上便做个伴,顺便还能交流佛法,如何不是一件幸事?”三藏将孙悟空搀扶起来:“不知你姓甚名甚?”>
“我姓孙,名悟空!”>
“听起来便与我沙门有缘。”>
孙悟空牵起缰绳,引着唐三藏一路向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