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乃至整个天下富户家族,一定会形成一股强大政治风暴,会迫使着刘协、刘表、曹操、孙策低头,即便他们不低头,他们手下的文武,他们境内的各县也一定会有大量掌权者低头。>
战争之下不仅仅只是底层百姓倒霉,同样有难以计数富户家族被战争吞噬,凉州军扩张的太过迅速,短短七年内吞下了司隶校尉部、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虽然根基不稳,但明眼人都能看到凉州军已经势不可挡。>
富户大族没有这么傻,他们能够分清利弊,要不然《三国》刘表死后,整个荆州富户大族也不会集体投降了曹操,而且这样的事情在《三国》也是常态。>
汉朝的孝廉选官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对家族“孝顺”的基础上,自然以家族利益为先,在面临难以抵抗的大势面前,为了保存家族而向凉州军低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荀彧所说的那样,刘辩重新登基,内阁六部由成都朝廷三公充任,汉室就依然存在,低头的各个富户家族就成了向汉室低头,而不是向凉州军低头臣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个个汉室忠臣!>
董虎心下一阵摇头,即便他心下不想让无数百姓因战乱而死,答应了荀彧的天真提议,凉州军文武也绝对不会答应,他也根本说服不了身后一群媳妇们,更何况,他是绝对不会答应守旧家族继续掌控天下!>
“呵呵……”>
董虎一阵摇头轻笑,又一拍大腿站起。>
“文若你心下很清楚咱是不可能答应的,但你应该明白,咱不想以一人之过而让天下百姓遭殃,这才将三公权柄集一人之身,并将天下治理权让给有能力大臣……”>
“呵呵……”>
“文若,你是聪明人,应该能看到咱放权意味着什么,就算你们今日向咱低头了,即便你们集体性退隐山林,未来朝堂上的二代、三代精英们也必然是你们这些家族子弟,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们的学问比咱不知高了多少层,你们培养出来的精英儿郎远比咱培养的孩儿更加优秀,选才选德之下,未来的朝堂上势必会是你们的天下,你又何必一再算计咱呢?”>
董虎摇头轻笑,荀彧嘴巴微张,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很难,尽管面前小子确实太过异类,可他身边还有一大群文臣武将呢,打生打死了这么久,哪里说“内阁六部”说送与他人就送给他人的?>
荀彧心下不知是什么滋味,一直都以为是天下最大的隐忧、叛逆者,却从未想到过他会转手将到手的帝王权利舍弃了,尽管他现在的权利堪比帝王,内阁六部的权利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与崔均和一些旧识交谈后,他们都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因为董虎早在数年前就曾说过军政、训政、宪政的区别,天下一旦大乱,能够结束战乱的只能是军队,军政也必然是由乱而治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既然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一切军政都由董虎说的算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且内阁六部上下更为信任董虎!>
荀彧待在雒阳的时间越久越后悔、沉默,他知道大汉朝完了,在看到雒阳无数百姓“献爱心”的那一刻,在途径魏郡见到城外挖出的一个个地窖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汉室已经完了,心下也愈发后悔当日的鲁莽、自大、冲动……>
董虎不知道荀彧是真心希望天下能够恢复平静,还是在算计他,无论荀彧的本心是不是好的,但这种提议本身就是一个坑!>
董虎自然是不愿意跳坑里的,但他也没有因此而恼怒,双方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判,无论谈判的结果如何,都意味着一些矛盾可以不通过战争手段解决,而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自董虎强势进入中原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虽然只是在一开始时打了几场激烈厮杀,与《三国》的战争场面差了许多,但这也是因为他在“叛乱”一开始时强势入场,没有给关东诸侯们更多的成长时间,犹如一场即将爆发的漫天火灾,董虎在这场火灾刚刚冒起苗头时就奋不顾身冲了上去,两脚一通乱踩之下,先把较大的火苗踩灭了,剩下的只是一些零星火星。>
天高物燥易于发生火灾,董虎却率先把火苗变成了火星,偏偏他还蛮横的用大炮人工降雨,中原的躁动渐渐平静下来,各地百姓也逐渐转入生产耕种……>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sodu777.)三国之西凉兵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