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988章 对荀彧的逼迫与拉拢(2/3)

第988章 对荀彧的逼迫与拉拢(2/3)

上一页三国之西凉兵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止住。

阎忠将信件放到皱眉不已的荀彧手中,叹气道:“文若你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史侯之事流入益州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而这对于我军并无任何益处。”

荀彧眉头不由一皱,他当然知道与董虎的精明,正因知道,他才不怕开口说出重新更换一个皇帝话语。

对于他人来说,荀彧是汉朝的殉道者,“废帝立帝”的话语根本不应该由他说出来,可也正因他是一个殉道者,这才有可能与董虎说了那样的话语。

《三国》荀彧忠心耿耿辅佐曹操,看似不应该,应该转而辅佐刘协才对,可若明了汉朝的权臣政治常态,那就一点不奇怪他为何如此帮助曹操称霸一方,但当曹操准备称王时,他反而一反常态,竭力反对,甚至不惜一死来阻止曹操称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与曹操亦师亦友,在曹军当中有着相当的威望、人脉,他原以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用一死来阻止曹操称王……

从“魏王”结果来看,荀彧失败了,但他也成功了,至少曹操至死也没能称帝,或许正因荀彧的死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危机,这才阻止了曹操的称帝的野心。

这是个阴谋诡计丛生的时代,看似朝堂上大臣们皆低头不语,但谁又能知道他们心下真实的态度?荀彧与曹操是几十年的好友,一直都尽职尽责,事到临头不还是“背叛”了?

董虎不知道《三国》曹操至死不称帝是不是因为荀彧的死,但他敢肯定,荀彧的死一定会对曹操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荀彧几乎等若于他的那些董姓兄弟,这样在军政体系都有很大威望的人以死反对,势必会对其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废帝立帝”在汉朝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若能因为刘辩的登基而保住汉室国祚,让已经霸占了九州之地的董虎转而成为汉室忠臣,荀彧是愿意一试的,正如他愿意支持曹操,借助曹操的能力而保住汉室国祚。

只是董虎与曹操不同,他荀彧对董虎的影响力几乎为零,而且到了此时,他也不可能让天下再次回到一个“历史进步与倒退”反复拉锯状态当中。

对于董虎来说,时代是不断前进的,但实力强大且阻碍时代进步的世家大族是不可能甘心失败的,如此也就有了《三国》的“九品官人法”进一步巩固、加强世家大族的权威,世家大族的权威一旦得到了加强,在面对曹魏的打压时,世家大族也集体性的支持了司马家族篡魏,于是又回到了分封制上面来了。

司马晋大肆分封实权王侯,仅二三十年便发生了八王之乱,之后更是进入五胡肆虐中原的时代,而这些都是董虎竭力想要避免的情形。

世家大族的根基是分封,是动辄数千户食邑,四百年大汉朝供养了无数这样的家族,无数百姓都成了他们的食户,而这才是天下动乱之源!

不全力打压世家大族,有些问题就是无解的,偏生他们又通过联姻而盘根错节,再加上他们在地方上的无与伦比的威望,一旦大量进入内阁六部,董虎就是用屁股去想也知道他的改革措施会遇到怎样的阻力,仅凭此他就不可能答应荀彧的建议。

荀彧知道自己不该心存幻想,可他又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但凡明眼人都能看清当今天下局势,若仅仅只是凉州军能征善战也就罢了,关键是……凉州军的统领是董虎,一个完全不像凉州人的小子……

阎忠想着大丫转述董虎的话语,看着面无表情的荀彧笑了笑。

“文若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史侯之事’一旦流传出去,对你我双方都不是件好事,可事已至此,大王就算想压下来也已经不可能了,我军也只能利用此事的影响将利益最大化。”

“有一利便有一弊,我军一旦将利益最大化,你荀文若必死!”

荀彧鼻息一阵粗重……

“阎老这是要挟荀某吗?”

“要挟?老夫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荀彧冷冷看着面无表情的阎忠,过了片刻方才冷脸拆开手中信件,竟当众观看……

“礼部侍郎?”

荀彧看到董虎拿出的重利时不由一愣,阎忠正色点头。

“文若你应当知道,只要大王活着一日,只要内阁六部坚定大王‘宽待于民’道路,这场天下之争就再无任何悬念!”

说着,阎忠又指了指荀彧手中信件。

“老夫是内阁首辅,同时又是礼部尚书,依照大王制定的体制,内阁成员虽然不定,然内阁首辅只能自礼部、吏部、户部尚书中择优继任。”

“文若,你可否理解大王的一番苦心?”

荀彧嘴巴微张,他没想到董虎会拿出如此重利。

依照他向童虎的提议,刘辩重新登基后,董虎肯定还是权臣,诸如继承董卓太师的位子,为了确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之西凉兵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