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活动轨迹图”所标记的那几个地方被描摹得清晰逼真之外,其他地方,都显得潦草。>
像绘制时漫不经心的敷衍,它们之间雷同的比例相当高,一看就没有认真建模。>
闻序手中凭空出现了一个水杯,她举起杯子,浅浅地喝了一口灵泉水。>
她微微眯了眯眼睛,或许这里根本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存在于某人的想象或回忆之中的一个虚构世界。>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某人去过的地方,或者用心虚构描摹的地方,才会显得清晰且各有特色,而没去过或者根本不在乎的地方,则显得潦草且模糊。>
——>
乘着风兽,穿过云雾,桃源村很快便出现在眼前。>
有袅袅的炊烟从各家房顶升起,盘旋,最后弥散在朦胧的云雾之中。>
云雾之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随处可见的桃花拼命怒放着,整个村里热闹且安宁。>
但闻序的出现,却打破了村子里的宁静,她的突然出现,让桃源村里的村民目光漏出了些许的怯意。>
他们没有忘记上个月圆之夜,在山巅祭台之上,那些围绕在闻序身边狂舞的刀锋。>
谁能想到,那些看起来虚张声势的光刀,竟真能伤及魂体!>
没有谁希望自己魂飞魄散,永远消失在天地之间。>
已经成为了魂体的桃源村村民更是如此。>
“别去。”>
一位年轻母亲捉住了乱跑的孩童,悄声在孩子耳边提醒,“离她远点,她很危险。”>
或许孩子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
既然闻序很危险,那么闻序一定就是坏人。>
一听母亲这话,那位头上扎着两个小揪揪的男孩,立马像个小英雄一样,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挡在所有村民面前。>
他像一个护着母鸡的小鸡仔一样,对着闻序怒目而视:“坏人,你不要进来!这里不欢迎你!”>
小孩那叫人始料未及的话,吓到小孩的父母,赶紧把小孩拢到身后护着。>
孩子父亲讨好地对着闻序笑笑,“尊客,不好意思,孩子小,不懂事,他不是那个意思,您别放在心上。”>
闻序没有把那个孩子的话放在心上,也懒得和这位父亲掰扯。>
她的目光落在那个已经被拉到母亲身后的小男孩身上,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但这一丝笑意在她重新抬眼的时候消失殆尽。>
她看向孩子父亲,目光凉凉地说道:“帮我转告阿铃,说我在山巅祭台等她。”>
——>
没有紫月笼罩的山巅祭台,看起来普通了很多。>
从下往上看去,那一层层的圆台,“还真挺像公墓的。”>
闻序喃喃自语。>
或许是闻序的突然出声,惊扰了此地的飞禽,一声熟悉的嘎嘎声响起,紧接着就是翅膀扑腾的声音。>
又是它。>
那只眼熟的渡鸦。>
渡鸦飞走后,闻序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山巅中心的石柱上。>
白色的石柱,上面坑坑洼洼地雕刻着乱七八糟的花纹,而这些花纹,谁能想到在月圆之夜,会变成一支庞大的迎亲队伍。>
所以,阿铃一年之内,要坐十二次花轿吗?>
闻序无聊地想着。>
阿铃一直没有到来,闻序也不着急,她在祭台上空,盘腿坐在风兽上,安静打坐。>
这些脱离网络的日子以来,闻序除了找线索,做得最多的便是修炼了。>
或许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吧,短短几日,闻序的修为境界,已经稳定了不少。>
——>
太阳快落山了。>
西山染上了红霞的颜色,整个大地一片赤金。>
“听说你找我?”>
一声清凌凌的声音,在下方响起。>
此刻站在第七层圆形祭台上的人,正是一身绿色纱衣的阿铃。>
她真的很奇怪。>
闻序没有忘记,月圆之夜,当阿铃从石柱之上虚脱落下之时,有多虚弱。>
而现在,她则像没事人一样,自在地站在圆台第七层。>
闻序有些疑惑地看着下方的阿铃,难道,阿铃就没有半点心理阴影吗?难道她就不怕祭台之上的封锁,不讲道理地再次出现吗?>
还是说,她早已经习惯了。>
风兽下降高度,闻序跳了下来。>
风兽一溜烟跑没影了,许是又追逐那只渡鸦去了。>
闻序也没管风兽,而是看着眼前的阿铃,点点头,“对,我找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