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乐在旁边笑着轻轻颔首。
不过还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女子叫什么张春兰的,是不是他也不知道了,反正他没听清楚。
勉强这么叫吧。
男人是当兵的,今年本来准备退伍的老家,本来都已经准备回去了,结果火车没赶上,准备第二天走的。
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现在城里多紧张,哪里有工作岗位,大部分都是回老家。
对方本来退伍回家种地,结果没走成的他,当晚接到紧急通知,跟着部队没离开的退伍人员,火速前往大庆支援这里的建设。
好处,那就是成了一个光荣的石油工人。
这次是来信,让他们娘俩过去定居的。
杨小乐闻言轻轻颔首。
等待的途中,他也看到有一辆老式的火车,散发着浓浓的汽油味道,从车站开来,驶向了远处。
这是原油车。
自从6月1号,第一辆载着600吨原油的火车驶入京都,这里时不时的都会有载着原油的火车开出去。
等了一会,就听到有人吹哨子喊人上车了。
车子要出发了。
杨小乐见状赶忙催促道:“走了上车了,该走了。”
听到这话,张春兰赶忙拉着自己的女儿上了火车。
这都碰到一起去那边的人了,而且还是在一节火车上,他也就没有进空间里待着。
好在,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张春兰两个人在前面,杨小乐则是在后面,这是两个中年男子,这两人讲话他是真的一点都没有听懂。
偶尔有两句交谈,杨小乐也就笑笑。
好在车子开动以后,车厢里的味道稍微散去了一些。
一百多公里,一共用了四个小时。
十二点半的时候,车子停靠在了站台,人一窝蜂的下来了。
等出来以后,众人都是一阵的迷茫。
接下来去哪里啊!
不止是其他人,就连杨小乐也是一阵的迷茫。
入目的是一个青砖铺的小广场。
不远处都是低矮的砖瓦房,不过都是连在一起那种,样子也是新,应该是没盖多久。
“1047,1048,1049钻井队的,有的话出发了啊!过了这村没这个店了啊!”
思绪间,广场边上,一个穿着白色汗衫,头顶一定军绿色的帽子,下身也是一身的军绿色裤子,以及一个黄色的武装带。
听到声音,众人呼啦啦的围了过去。
七嘴已改。)
没有一个公园或者广场,没有一条宽阔的道路,只有成片的平房,遍地是干打垒、地窨子。放眼望去,在芦苇、草塘和沼泽中,到处高耸着轰鸣不止的钻机。
及时也只有杨小乐有心情欣赏这美景了。
其他人都是饥肠辘辘和一身的疲惫。
有的人甚至吹着风,直接就睡着了。
路程不近,七拐上看过,但是这辈子听过也没见过呢!
“你好,你们找谁?是家属还是过来报到的员工?”
思绪间,一个头戴帽子,脖子上挂着毛巾的妇女走了过来,对着几个人询问着。
“我们是过来报到的。”
另外两个男的直接开口说道。
杨小乐见状也跟着说了一句:“我们三个是家属,过来找亲人的。”
“哦,那你们去那里,那个房子就是队委会。”
对方指着不远处的一排新盖的土房子说道。
说完,直接就离开了。
几人见状直接就过去了。
来到地方,这是一排五间土房子,但是里面没有人。
就在几个人四下看的时候,就有人喊了一句:“高队长,有人过来了,快点回来。”
这是不远处一个干活的人说的话。
“哎,来喽~!”
众人正好奇呢,就看到不远处干活的人群里出来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
对方和接他们的人一样的着装,军帽,军裤,解放鞋,外加一个灰黑色的背心,脖子上挂着一个灰色的毛巾。
来到地方,擦了一下汗,看着几个人笑道:“你们好,我是1204号钻井队的副大队长,姓高,你们是探亲还是过来报到的?”
几人问问说出了自己来的目的。
“哦,进来吧,我给你们登记一下。”
对方一边说,一边笑呵呵的让几个人进去。
土房子结构,屋子里有几根木头支撑着房顶,和城里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先坐!”
对方示意了一下,来到边上的脸盆,用里面发灰的水洗了一下手。
这才回来。
对方坐下以后这才对着几个人笑道:“报到的,你们先把证件给我,我给你们登记一下。你们先等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