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从仰视的角度低下头,继续将注意力放在书上。>
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娄晓娥听了却是翻个白眼,心里吐槽!>
你倒是清闲了,可其他人却要累的半死。>
别说是她了,就是刘丽雪因为宣传的事,没个休息时间。>
以至于两人在一起看电影的时间都没了。>
“杨总,你这桌上已经摆放两天的文件了,再不处理,明天就把这边沾满了。”>
娄晓娥在一旁提醒着。>
杨小涛看了眼桌上厚厚的一摞,突然笑道,“没事,这点工作,用不了多久的。”>
娄晓娥无语,她看出来了,杨小涛不是不想干,他是真的懒。>
就在娄晓娥要继续‘规劝’的时候,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杨小涛放下书,立马拿起电话来。>
“我是杨小涛。”>
“杨总,我是王光美啊。”>
听到是王光美的声音,杨小涛立马来了兴趣。>
这可是他一直心里牵挂的啊。>
“王老师,你那边一切顺利吗?”>
杨小涛也顾不得寒暄,直接询问情况。>
王光美也没意外,毕竟这件事双方都很关注,哪有心思打哈哈啊。>
“顺利,十分顺利啊。”>
“杨总,这我们出奇一致的同意了。”>
“三个研究所经过商议后,决定抽调骨干组成工作团队,具体人数有五十三人,其中有...”>
随着王光美将事情说出来,杨小涛坐在那里嘴角越咧越大,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娄晓娥在一旁看着这幅模样立马明白,这电话里打来的绝对是好事。>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王光美回到沪上后就开始积极展开联系,他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在的研究所。>
作为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也是他最有把握的。>
原以为会费一番口舌说服研究所的同事,却不想在将这意愿说出来后,所长以及相关的研究员立马同意。>
而且这绝不是敷衍的意思。>
这让他大感奇怪。>
不过也没细想,毕竟这项研究不甘心的人还是很多的。>
现在有了这么个机会,谁不想试试?>
再加上对方可是红星机械厂啊,不是他们以前找的小作坊。>
所以他觉得,大家应该是有了信心,这才同意的。>
解决了自己研究所,王光美又马不停蹄的联系剩下的两个研究所。>
结果更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两家在了解情况后,只是等了半天就陆续给了回信。>
那时候他都感觉耳朵是不是坏了。>
两家研究所不仅同意了,还比以往几次更加热忱。>
派出的不仅有骨干,还都派出来副所长级别的人带队,这力度也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出现过,后面两次因为某些原因,两方都不太重视,只是派出骨干人员做做样子。>
可这次倒好,竟然这般重视,还这般迅速,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后来在晚上跟所长喝酒的时候才知道个中缘由。>
第一个是红星机械厂本身的实力,这让三家研究所看到了希望。>
说起红星机械厂的实力,王光美也只是参观的时候了解一些,并不太全面。>
最起码比起这些所长级别的老油条知道的少。>
那天从所长的嘴里他知道了机械厂的情况。>
用所长的话来说,眼下的红星机械厂,说是第九机部也不为过。>
因为它的体量哪怕比不上前几个机部,但也不比后面的机部差。>
只要上面点头给他们个硬性差事,这九机部就搞起来了。>
即便如此,凭借现有的条件,他们红星机械厂也是庞然大物了。>
再者,眼下其他几个机部要么是有心无力,要么是被其他事情缠住,也只有红星机械厂有这方面的能力。>
王光美听后心里清楚,这次能够跟红星机械厂合作,是多么庆幸的事。>
第二个是因为最近兴起的‘三学精神’,这里面红星机械厂代表的创新精神,跟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很是契合。>
当所长说出这话的时候,王光美明显感觉所长脸上的皱纹少了很多。>
随后,所长说的话更是让他心里一颤。>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加入了。>
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说了下,让他们这些知识分子面临严峻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