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爱将鹏举劝你之言,甚是有理,你若辜负了你父母临终之言,轻生而去,你将是个不忠不义之义,亡国之主李乾顺就彻底断子绝孙了!”>
“朕宽仁厚德,才留你一命,不是让你去寻死觅活的,而是让你见证我大宋一统华夏后,打造出一个大一统的辉煌王朝!”>
“李仁爱你若真有良心,即便不为你父李乾顺是否会绝后考虑,你也该为西夏之地的黎民百姓谋福祉。只有你真心归顺我大宋,以平息西夏军民反抗我大宋情绪,才能在西夏之地减少兵戈,造福万民!”>
“如此,西夏虽国灭,然李元昊的后世子孙也不至于被杀尽!”>
赵吉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他未穿越前,曾读过的《元史·太祖本纪》中写到:>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即公元1227年)闰五月,避暑六盘山。六月,夏主李晛降。帝次清水县西江。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帝崩后,诸将遵遗诏,尽杀夏主宗族,屠中兴府(即未改名前的兴庆府)。】>
赵吉想到这里,便觉得自己要比一代天骄要仁慈得多了,但只有行仁政,总会比行暴政,坐稳江山更长久。>
“朕言尽于此,宁夏郡公三思吧!”>
此时,李仁爱冷静了不少,他虽然觉得赵官家说得有道理,但是心理暂时还迈不过大宋皇帝就是导致他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这道坎。>
李仁爱被岳飞抓着后衣领提举离地,衣领勒得他喘不过气来,满脸憋得通红,无法回答赵官家的圣言。>
赵吉又对低头沉默静立的降臣芭里祖仁道:>
“爱卿,你依然为李仁爱的师父,你要好好辅佐年少的‘宁夏郡公’啊!”>
“朕希望看到,在李仁爱未改造好之前,你能日夜陪伴在李仁爱身边,万万不可让其做出轻生的傻事啊!”>
“呃?!”芭里祖仁闻听赵官家给他安排了这么艰臣的皇差后,心里有苦难言,却慑于赵官家的大帝威严,他不得不领旨谢恩。>
“微臣祖仁,谢官家器重,微臣定不负圣望,誓将年少的‘宁夏郡公’改造好,让其重新做人,倾心我大宋,感恩赵官家!”>
赵吉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
他又道:“鹏举,放了李仁爱!从你部挑选一百名兵将,定要时刻保护在‘宁夏郡公’李仁爱身边,莫要让他有任何危险。”>
“臣飞,遵旨!”>
………………>
芭里祖仁建道:“微臣启奏官家,为防李仁爱在未教化前做出轻生之事,微臣抖胆建议,可否将李仁爱绑缚双手,再堵上嘴呢?”>
赵吉道:“可!”>
芭里祖仁高兴得像一只被主人摸了头的狗一样,屁巅巅地亲手将地上的麻绳和破布拾起,在宋军兵将的帮忙下,他亲手将李仁爱的双手捆绑了个结实。>
当芭里祖仁要向李仁嘴里塞破布团时,李仁爱狠狠地朝芭里祖仁的脸上涶了一口痰,并恨恨地骂道:>
“叛徒小人芭里祖仁,你必不得好死……”>
还没等李仁爱骂完,不顾擦脸上痰的芭里祖仁,急忙将破布团狠狠地塞进了李仁爱的嘴里。>
“唔唔唔……”>
赵吉笑看这一切,挥了一下手,道:“速速将宁夏郡公带出去,好好保护起来。”>
“微臣祖仁遵旨。”芭里祖仁来不及擦脸上的痰,推搡着被捆绑住双手、堵住嘴的李仁爱走出了坤宁宫。>
岳飞也跟出了门,他奉旨亲点本部一百名兵将,并传达了赵官家的口谕,要他们把新封的宁夏郡公李仁爱和降臣芭里祖仁保护好好地“保护”起来。>
岳飞办完这一切,再次回到坤宁宫中赴。>
赵吉下旨,命人将这宫内躺在地上的李乾顺、耶律南仙、李察哥的尸体,都一一搬了出去,准备陈尸三日后,以震慑夏人,再将他们安葬……>
……………>
那群跪在坤宁宫内的降宋的西夏大臣和妃嫔们,被赵吉赦免无罪。>
“官家仁德圣明,罪臣愿效犬马之劳……”>
“官家万岁万万岁,奴家得赦,愿服侍在官家左右,以报洪恩……”>
“……”>
赵吉的炯炯目光,扫过着正在谢恩的降宋西夏大臣们,停留在了西夏后宫二十多名妃嫔的婀娜身姿上。>
同时,赵吉也看到面前这群美人们都露出了期盼被~宠~幸的渴望眼神。>
“呵呵……”赵吉的嘴角微微上弯,在这笑容中既有对美色的欣赏,也有对大权掌控的快感。>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朕觉得刚刚打下来的兴庆府,城内还不太平,而这西夏后宫,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