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四王八公,以及众多勋贵,都串联到了一起。”>
用罢早饭,李守中就跟着冯一博到了书房。>
一进屋,就从冯一博这里,听到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李守中眉头紧皱,又确认道:>
“还真要结盟,以对抗内阁?”>
这是昨日状元楼赴宴,从刘正处得到的消息。>
刘正的意思,是让他和荣宁二府保持一点距离。>
不要被携裹了去。>
冯一博自然要和李守中通个气。>
闻言他肯定的点了点头,解释道:>
“说是前段时间,借缮国公府和宁国贾府这两次丧事,这些老亲就勾连在一起了。”>
缮国公府冯一博没去。>
但秦氏的葬礼,冯一博可参加了。>
只是他虽然出了不小力气,还和宁荣两府都有生意往来。>
却也参与不到勋贵们真正的交际圈里。>
就算贾琏给他介绍了不少,也只是点头寒暄两句罢了。>
冯一博自然明白,打入圈子不是一次两次的事。>
只是昨日得了刘正的消息,他又开始庆幸不是一次两次的事。>
不然还真就麻烦了。>
“当日你说戴权去了,我就知道这事定有后续。”>
李守中叹了口气,皱眉道:>
“这些人本来是一盘散沙,可戴权露了一面,甚至还帮贾蓉捐了个龙禁尉……”>
他没继续往下说,冯一博却也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太上皇对勋贵们释放的信号。>
说来也就三个字。>
他还在。>
太上皇很久不涉政事,如今戴权露面,说明他还在关注着前面的动静。>
也是在为勋贵们撑腰。>
可惜……>
“就算太上皇只是给他们撑腰,怕也没想到这些人却借此抱上了团。”>
冯一博闻言却摇了摇头,又道:>
“而且这些人处事不密,简直漏成了筛子。”>
这一次以北静郡王府、南安郡王府、永昌驸马府、乐善郡王府等几家为主。>
并几位他们世交公侯,包括宁荣二府,全都参与其中。>
本来对于冯一博来说,这都是机密。>
可对于刘正来说,连名单都能随口说出。>
由此可见。>
这些人不管想做什么,成事的概率也都不大。>
“四王八公这些开国勋贵,本就一直往来不断。”>
李守中在屋里踱步,摇了摇头,又喃喃个不停。>
“可他们虽然亲近,却早就没了共进退的程度。”>
这些勋贵一直都有来往,是因为有亲戚。>
他们联姻数代,却非是真正的政治同盟。>
在朝中也没见他们抱团。>
主要这些人家,都已经富贵至极。>
权势财富都足以纵情享乐。>
虽有不少人为官,却没什么政治诉求>
都松散的很。>
顶多彼此偶有照应罢了。>
“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内阁频频出手的原因了。”>
李守中似乎想通了,却重重的叹了口气。>
虽然知道了症结所在,可对于这些他也无能为力。>
或者说,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这段时间内阁动作频繁,不少旧臣都被送去南京养老。>
或者是远离中枢,被派去治理地方。>
李守中因早就旗帜鲜明的表过态,支持当今圣上。>
再加上好几次和张松越意见相投,变相支持了内阁决议。>
因此早被当做张松越一党。>
在这次党争中,倒是没受什么影响。>
只是他身为一部尚书,却几乎没怎么表过态。>
也让张松越一党都颇有微词。>
见恩师对内阁似也不满,冯一博便劝道:>
“最近朝中人心惶惶,这些勋贵是怕对他们动手,提前抱团取暖也属正常。”>
“没那么简单!”>
李守中闻言却摇了摇头,道:“你不是勋贵,不知他们的根本。”>
说到此,不由轻叹一声,道:>
“太平盛世,勋贵自当享乐才是!”>
这下冯一博有些不明白了,疑惑道:“该当享乐是什么道理?”>
他卷惯了的,最看不得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