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零五章 最高级别的保密(2/3)

第四百零五章 最高级别的保密(2/3)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的情况下,我们做到了营收和利润的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加了营收和利润。”

这个时候,一旁的谢建勇也道:“不过,现在我们也是有些担心的。今年的17手机,我们还能拿出来一个灵动岛和三摄像头!”

“但是明年呢?”

“除了持续缩小灵动岛的面积外,在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在外观上做出太大的改变了。”

“这是困扰我们新机型设计研发的主要难题,我们在手机外观上已经做到了当前技术条件上的演变极限了!”

”而内部的一些技术的推进,消费者也看不出来,感受不深切啊!”

这个时候徐申学则是道:“这个嘛,后续我们应该可以尝试进一步推出屏下摄像头以及屏下3人脸感应器技术,尽可能的让正面的屏幕完整化,这是一个重要创新方向!”

“此外,我们还要持续加大屏下超声波指纹技术的研发,后续我们要把这个屏下超声波指纹技术也给集成进去,最后做成3人脸识别加屏下超声波指纹双重验证,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

“至于其他方面的话,也可以尝试折叠屏幕手机这一方向!”

“还有要积极探索下一代个人便携智能终端技术的前沿技术探索,比如眼镜模式的智能终端,比如隔空手势操作形态等等!”

“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终究是能够找到更进一步的个人便携通讯智能终端的未来方向的!”

说实话,别说是这些人了,其实徐申学自己对未来的手机或者说个人便携通讯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也有些迷茫……前世的路子已经抄完了,接下来该怎么走?

或者说接下来手机该怎么发展,他也是有些迷茫的。

因为在原时空里,手机发展到这一程度后就已经陷入了创新匮乏的局面,各大手机厂商几乎没有再做出重大的改变了,尤其是外观……从全面屏手机推出来后,后面十年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不外乎就是刘海屏变成了水滴屏,变成了挖孔屏,灵动屏这些而已。

但是实际上的重大创新几乎没有!

都是在17年,18年的手机里缝缝补补,几乎七,技术不成熟,或者没有商业应用等各种原因,相当于投资打了水平,但是智云集团依旧乐此不疲的持续进行各种收购。

这是大型企业的自我防御策略!

甭管有用没用,买了再说!

智云如此,水果,谷狗,微软等企业也是差不多这样,就连国内的那些互联网科技企业基本也是这么干的。

只不过其他企业都没智云有钱,收购规模没这么大而已……但是路子都是同一个路子。

除了外部收购外,智云集团更多的还是在内部里进行超大规模的各种研发……因为对未来的技术路线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技术研发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

反正什么东西都搞一搞,只要项目组的研发人员提出来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哪怕听起来稍微离谱一些,智云集团的技术委员会也会批准,给你经费让你去尝试一下。

反正几百万经费,千把万经费对于智云集团这种庞然大物而言,也没几个钱……万一能成呢?

总之就是,上头对未来的技术路线没有明确方向,很模糊……你问他未来手机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先问你现在有什么新技术……你得有新技术了,我才能告诉你未来手机是什么样的。

所以,智云集团的技术研发,整体是总部技术委员会主导,但实际上具体下来,则是各项目组的负责人们,爱干嘛干嘛……

哪怕你研究纯理论,几百年都大概率无法应用的东西,技术委员会一样给你经费。

为的就是博取一个概率:万一搞出来的东西有用呢?

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看起来,有点像是大海捞针……当然,捞针的过程里也能捞好多鱼,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智云集团的这种研发模式会导致巨额亏损。

研发项目如此多,总会有一些研发项目弄出来的东西是能够用于商业领域的。

之前的机器人业务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弄机器人之前,谁能想到这该项目组的工程师们,能够做出来如此强悍的机器人啊,强悍到甚至能够创造几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而于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学研究,就是这种大浪潮下的产物……一个搞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半导体的企业,你说它去研发人工智能材料学,咋一听似乎不务正业。

但是于泰和之前研发的炭基材料,也是有一种新型材料成功应用到了半导体制造领域,现在的十纳米工艺生产线上,就用到了于泰和之前研发出来的这种材料呢。

到了现在,于泰和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又莫名其妙的弄出来了一个全新的超导体。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超导体材料……于泰和本来就不是研究超导材料的,自然也没有按照传统超导材料的方向去研发。

他的专业是搞炭基材料的,而这一次只是搞炭基材料的过程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