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
【陈怀信还以为。】
【在处理完律法之事时。】
【道教应该就会找上门。】
【“毕竟。”】
【“这么长的缓冲时间。”】
【“足以让他们做出选择了。”】
【陈怀信是这样想的。】
【他都已经考虑好了。】
【应该要如何与道教之人进行交谈。】
【只是。】
【让他没想到。】
【直到姬清珞开始督察百官。】
【那道教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或者说。】
【他们在全心全意的、筹办着道观主的葬礼。】
【哪怕朝廷大军奔赴草原、他们也无动于衷!】
【就好像是……】
【他们被吓到了。】
【不敢再做任何抵抗!】
【“真的……”】
【“会是这样吗?!”】
【陈怀信皱着眉头。】
【他还记得当初,自己与道观主交谈时,道观主曾说过不少次,道教里的一些人,对于他的决定并不赞同,若是等他逝世后,那道教或许会有所变化。】
【道观主还希望自己,到时候能够稍微照顾一下道教,哪怕……只是那巨鹿县的一脉!】
【“所以。”】
【“更可能的。”】
【“是道教有着自己的想法!”】
【陈怀信眯着眼睛。】
【他并没有再花费精力的、去猜测现在的道教道士们、他们想要做些什么。】
【他在参加完道观主的葬礼、与一些道士聊过后、便让官府加大监督力度。】
【看来道观主的面子上。】
【他不会对道教做什么。】
【他会让这宗教依旧香火萦绕、让它依然是煜国的国教!】
【“不过。”】
【“前提是。”】
【“他们应该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
【陈怀信将这件事,交给首辅监管后。】
【自己便翻阅起了,其他的事务奏折。】
【自从姬清珞负责起督察机构后,煜国百官的效率都增加了许多。】
【因为谁都不想成为,第一个被前朝女帝,用来杀鸡儆猴的对象!】
【“以工代赈让经济稳定提升,也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
【“而那海外的贸易,更是让国库愈发充裕。”】
【“哪怕是对外征战,也不会出现拖垮情况!”】
【“……”】
【陈怀信看着奏折,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治大国如烹小鲜,他自然不敢操之过急。】
【能够像现在这样平稳发展,就足以让煜国未来变得更好。】
【“而且。”】
【“那出海的道教船只。”】
【“也发现了日本岛的所在。”】
【“等到军队讨伐草原之后。”】
【“我也有更多的钱粮,能够对军队进行改革了。”】
【“至少……让宗教气息不再沾染军队!”】
【陈怀信在心中做着打算。】
【如今煜国的现状,给了他将宗教与政治剥离开来的底气,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
【而对于已经成为了、煜国督察机构负责人的姬清珞来说、自己亲眼所见的煜国变化、自己所收集到的具体信息、则是让她受到了巨大震撼!】
【“原来。”】
【“这才是国家的正常发展?”】
【“这才是百姓该过的生活?”】
【姬清珞看着那情报里,大多数煜国百姓,已经能够保证一天两餐,而那极少数的百姓,也能够得到官府的帮助,让他们可以生活下去时,她的眼神之中,顿时多了几分黯然。】
【当初在承国的时候,哪怕是长安城内,也存在有饿死人的情况,而在那长安城之外,这更是一种常见之事。】
【她并非是不想解决,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她已经尽了自己的全部能力,可也只能将国家维持在那种程度!】
【至于其他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她甚至没有找到,承国能够强于煜国的地方!】
【“这就是……”】
【“我与陈怀信的差距吗?!”】
【姬清珞的目光,看向了那远处的皇宫。】
【当然。】
【这种无奈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
【她再次将那视线,投向眼前的情报。】
【但在她的心中,却多了几分的坚定!】靈魊尛説
【“如果陈怀信,能够将如今的势头,一直的保持下去,那我这督察之人,便为他扫清黑暗中的阴影,让那阳光更为灿烂,也让百姓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