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有太多反应,那李家子已经转身走向一旁,递给自己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什么意思?
韩朗也不是蠢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什么。
他收回了信鉴,有些惊疑地看了几眼身前的童子打扮少年,立时觉察不对。
“这位小兄台,不知赵老丹师在何处,家中长辈嘱托过韩某,要将这信鉴亲手交给赵老丹师才行。”他话头一转,再次抱拳道。
童子打扮的少年脸色似沉了一下,用眼神剜了李二玄一眼,又瞪着眼前韩朗。
“哼。”他冷哼一声,发出小女孩那未脱稚气的声音,转身就回到了身后的院子里。
“哈哈,你这小妞牙还没长齐,就学人骗人,有这本事吗?”院子的门突然从里面被拉得打开,一个白衣男子从里面走出,一手提着折扇,对李二玄、韩朗抱拳拱手。
“二位道友,方才之事莫要放在心上,不过是我等商量出来的玩乐项目罢了,若有得罪,还望海涵。”白衣男子柔声道。
“在下赵清明,见过两位道友.......还请两位道友快快入院,老师今日还未开始宣讲。”
这白衣男子赵清明,将李二玄、韩朗二人带入小院,二人才发觉这些小院在外面看是隔开的,在里面看,不知何故,以一个诡异的方式接连在了一起。
就好像,原本这片院子是分左右两边的,中间被一条小巷隔开,可走进其中一座小院的门,立刻发觉那小巷如同不存在一般,两边的院子是全部连在一起的,更没有其余的大门,真正的大门只有身后那一扇!
这古怪的一幕,看得让人郁闷几欲吐血,一时反应不过来。
“这是老师这里布置的二阶阵法‘千星阵’其中一个‘子阵’的妙用罢了,引星辰之力改造环境.......这是老师一位灵筑师好友的手笔。”
前面的赵清明说道。
灵筑师!
少见的修真百艺之一。
李二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着次第排列的池塘、亭台、丹台,听着赵清明所言。
灵筑,简而言之就是盖房子,修洞府的一门修真技艺,有时候也给修士修墓地,其中一些败类,还兼职盗墓,业国修真界一些名气不小的盗修,都是灵筑师出身。
这个行当,最要紧的是天赋,若无一双好眼睛,哪怕后天修了望气法门,也大概就如李二玄一样。
李二玄只能粗观地气流转,而不能瞧见细枝末节,更不能随意改易,而那些灵筑师,则往往能够一指令江河改道,甚至山川自流,从此处移到彼处,且自身没有什么消耗。
这些连在一起的院子,或者说,这一大片广场,与外界隔着一层无形的阵法辉光,那辉光似青光,如同给天幕涂了色。
广场是一座亭台,又一座亭台,总共有三十四座亭台,每座亭台都连着一座池塘、一座放置着丹炉、燃着地火的丹台,那地火自己池塘下以金白色、宛如一条的管道输送而出,看起来很有未来科技感。
三十四座亭台呈莲花花瓣排列,一圈,又一圈,越往内里靠近,高度就越低。
最中间处,也就是赵老丹师的洞府,看起来比最高处的那一圈亭台低了有两三丈。
赵老丹师的洞府前,只有一座丹台,并无亭子,也没有池塘,那丹台连接着地火,将置于台上的丹炉整个烧得通红,一步步走过去,李二玄闻到空气中一股什么东西烧焦的味道。
“老师沉浸炼丹一道多年,早就修成水火不侵的玄功,能扛得住地火高温,我等学徒则要借助那与阵法相连接的池塘降温才行,不然会火毒入体。”赵清明不厌其烦得解释。
“还有这.......”
“这.......”
一番述说,赵清明带着李二玄、韩朗,来到了最靠近中心的一排亭子,哪知刚到这儿。
“哼。”一个冷哼声从旁传来。
三人一同侧目,见是一黑脸大汉。
“唉,霍兄你只是戒备心没那么强,让那小丫头骗了信鉴而已,那小丫头不是都还给你了吗?”赵清明有些无奈道。
“.”黑脸大汉闻言,脸色顿时更黑了。
“二位,眼下就剩下最前面这一排了,这样,这位兄弟刚才在门外说话时自称二玄?那我就叫你二玄了。”赵清明对李二玄点头。
“二玄,你往后半年里,就在这座亭子里跟着老师学习炼丹。”
“那信鉴.......”李二玄正打量着四周,闻言便回问了一句。
“啊,差点儿忘了,信鉴交给我就行了,反正大家的信鉴基本都一样。”赵清明从李二玄手里收走了信鉴,给了他一个小木牌。
这小木牌上面,正面刻着一个‘赵’字,反面则是一尊丹炉,看起来粗糙得很。
“日后拿这个过来就成,平日里要进这院子,直接推门走进来就成,阵法开启的时候要进院子,便将此物灌注灵力,朝前打出,这东西只有半年的灵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