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浮屠的铠甲,是按照宋代铠甲的规制制成的,综合防御能力比汉式铠甲高出许多,例如装备了护心镜可以很好地保护心脏;装备了项顿,可以很好地保护脖颈;还有可伸缩的铁面具,可以很好地防护脸部。>
最重要的是,汉军所有的骑兵,都装备了马镫,这也使得铁浮屠的骑士们,可以在马上解放双脚,爆发出更大的战斗力。>
汉军的铁浮屠和魏军的虎豹骑,这两支当世最强的骑兵相互朝对方发起冲锋,要在清阳城下,角逐出谁才是天下第一重骑兵。>
汉军的冲锋阵型是一个个紧密连接的锋矢阵,以凿穿魏军军阵为目标。>
而魏军的冲锋阵型则是一字长蛇阵,每三千人为一阵,一共分作三层,每个梯队间隔二十步,以实现最大面积的冲锋效果和源源不断的冲锋威力。>
两军越来越近,姜维横枪策马于三千铁浮屠的最中央,作为一军主将,贵为公爵的姜维,原本是不需要带头冲锋的,但姜维依旧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这无疑极大地振奋了汉军铁浮屠的士气。>
在即将与魏军接战前,姜维大喝一声:>
“跟紧我,凿穿虎豹骑,杀!”>
三千虎豹骑纷纷大吼一声。>
“杀!”>
然后维持着锋矢阵型,打马疾驰。>
“轰”的一声,两支当世最强的骑兵撞在了一起,因为阵型的缘故,两军并没有立即出现兵器相交,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
而是因为阵型的缘故,汉军的铁浮屠锋矢阵很快便如一个个巨大的锥子般插入了魏军的一字长蛇阵之中。>
而虎豹骑因为是一字长蛇阵,冲撞到汉军的锋矢阵后,迎敌面受到汉军的影响,不由得不开始聚集于汉军锋矢阵的空隙,被不断的挤压,在双方相互挤压的过程中,两方的骑兵开始冲撞,厮杀。>
这无疑让虎豹骑的一字长蛇阵冲锋威力直接被抵消掉。>
处于第一层的骑士已经陷入了肉搏战。>
这时候,虎豹骑们渐渐发现,汉军铁浮屠的铠甲十分强横,相比起虎豹骑而言,更加复杂且坚固,以往最惯常攻击的胸口、脖颈、面门等几处要害都有防护,轻易无法攻破。>
而铁浮屠所使用的武器,都是精钢锻造的骑枪,冲锋起来,借助战马奔腾的威力,可以轻易破开虎豹骑的铠甲。>
陷入肉搏之后,铁浮屠们便渐渐收起骑枪,拔出马刀或铁锤等钝器,与虎豹骑格斗。>
而虎豹骑的武器是清一色的长马刀,这种武器的优势在于无论冲锋还是搏战,都十分好用,但缺点便是,陷入肉搏战后,因为是长柄武器,若与短武器相比,灵活度要稍微差一些。>
于是陷入肉搏战后,虎豹骑渐渐落入下风。三千人的阵线,竟然被铁浮屠的锋矢阵给凿穿了。>
很快,第二梯队的虎豹骑又冲了上来,与铁浮屠缠斗在了一起,这才将铁浮屠冲锋的势头给抵挡住了。>
可第一梯队的虎豹骑被铁浮屠的锋矢阵分割开后,很快便发现,铁浮屠的身后,有大批大批的凉州铁骑,正滚滚而来。>
凉州铁骑的装备水平,基本是按照汉军骑兵制式来的,虽然不如虎豹骑那般精良,却胜在人数众多。>
而且两翼还有大量的羌骑包抄过来,开始对虎豹骑射出箭矢。>
第一梯队的虎豹骑因为阵型被铁浮屠凿开后,短时间内无法重新结阵,很快便遭到了凉州铁骑的冲锋。被凉州铁骑死死的咬住了。>
第二梯队的虎豹骑在与铁浮屠的肉搏战中。姜维爆发起浑身的真气,一杆银枪舞动起无数的枪花,在虎豹骑的战阵中恣意狂舞,简直挡者披靡,凡敢挡他这一路的,无不被秋风扫落叶般击溃,在姜维的激励下,铁浮屠个个都奋勇杀敌,虎豹骑渐渐落于下风。>
第三梯队的虎豹骑见前方陷入了敌我混战的状态,冲锋过去,只能撞上己方人马,于是减缓了冲锋,准备上去肉搏支援。>
这时,飞速包抄过来的羌骑已经掠到了虎豹骑的后翼,开始射箭了。>
虎豹骑虽然着有重甲,对于弓箭有较好的防护力,但也不堪其扰。>
这时候,魏军中隆隆的战鼓声响起,还在围攻东吴军队的冀州铁骑和幽州铁骑也已经从东吴这边撤出战场,赶到了虎豹骑这边,来驱赶汉军的羌骑。>
见冀州铁骑和幽州铁骑两万大军结阵而来,姜维立即传令两翼的羌骑,各自分出三千人,将冀州铁骑和幽州铁骑引开。>
这一战法俗称“放风筝”,就是利用羌骑作为轻骑兵的速度优势,通过袭扰吸引住敌军火力,并将敌人远远地带离战场。>
执行这一任务的将领乃是文鸳。>
文鸳因为不愿意正面对敌魏军,故而姜维给文鸳出了个主意,便是给了她一套铁浮屠的铠甲,铁浮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