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顿饭功夫,凤姐方才回来,却只带了彩霞。>
回道:“老祖宗,查问清楚了。药膳是厨房做的,做好后婆子偷吃过,并无异常。送到太太院中时,是彩霞接收的。”>
彩霞一直跟在王夫人左右,刚刚还在前院小厅。>
王夫人听闻贾母召唤彩霞,因她并未参与阴谋,所知不多,不怕泄密,便同意了,还对凤姐冷嘲热讽一番。>
在王夫人的认知中,这次算计柳湘莲之关键在于赵姨娘“以死为证”。宝玉根本无所谓,明日药效一过,还有什么可查的?又能查到什么?是以全然无惧。>
凤姐问彩霞道:“你接了厨房送来的药膳,之后呢?”>
彩霞跪在地上,心中惴惴,斟酌答道:“接了药膳后,我便端给太太过目。太太让我放下,说太烫了,过会儿再给宝玉送去,我便出去了。等到太太和舅太太去瞧宝玉时,是我端的药膳。”>
凤姐问:“药膳是不是没吃完?剩下的如何处理的?“>
依荣府规矩,主子吃不完的东西一般赏给下人,算作恩赏。不仅对下人如此,对主子也是如此。比如贾母喝粥只喝半碗,剩下的就会赏给凤姐,菜吃了几口,剩下的也会送给宝玉、黛玉,都是常事,是宠爱的表现。>
彩霞答道:“剩了大半碗。太太说她要喝,便给她留下了。”>
“你亲眼瞧见太太喝了?”>
“没有,放下后我便出去了,等再唤我进去时,已经是空碗。”>
“这段时间太太一直在佛堂么?”>
彩霞点头道:“是,今天太太一直在佛堂念经,下午舅太太来了也是在佛堂招待,只中间去探望过宝玉,顺便送了药膳。”>
“你没说假话?但凡查出一字虚言,就是个死!明白吗!”凤姐声色俱厉。>
彩霞忙道:“不敢!奴婢绝不敢说假话!”>
贾母道:“凤姐,你去搜查佛堂,翻地三尺也给我找出来!”>
凤姐领命,风风火火的率人去了。>
没过多久便回来,禀告道:“老祖宗,佛堂内没有发现药膳残留,不过……”>
“不过什么!快说!”贾母疾声催促。>
凤姐火速回道:“佛堂小院的观景鱼池中,鱼儿都疯了!全都跳来跳去不停,看着实在吓人,和今日宝玉发狂时有几分相像。”>
这话一出,众人都知何意——王夫人定是将残留药膳喂了鱼,“毁灭罪证”。未曾想药力如此之强,竟让鱼儿都疯了!>
贾母气急而笑:“好好好!真是宝玉的好亲娘!说我对宝玉照顾不周,她就是这么照顾的!给他吃毒药!”>
她站了起来,喝道:“鸳鸯!你留下照看宝玉,谁也不许靠近!连他那几个丫头都给我赶出去关起来!凤丫头,咱们去瞧瞧太太的杰作!”>
鸳鸯低声提醒:“老太太,薛姨妈那边?”>
薛姨妈在佛堂闻知了姐姐和二嫂的阴谋后,心里格外忐忑。>
一者,她并不愿让宝玉受伤,这是她心目中的金龟婿,是联姻贾家的桥梁,万一真给弄疯了怎么办?宝钗不能嫁个疯子吧?>
二者,薛家和柳二郎有几分交情,若没有柳二郎,就没有今日的广和楼,薛蟠也得不到皇帝钦赐的同知之职。何必斗的不死不休?>
更重要的是,她总觉得柳二郎这个人看不透,深不可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故此,王夫人发难时,她离的远远的,从始至终一直在宝玉身边照看,最后也没有跟着姐姐和嫂子去前面凑热闹,尽力避免在柳二郎面前露脸。这会儿正在碧纱橱里照料宝玉呢。>
贾母神色冷淡,“请姨太太娘俩都出来。”>
薛姨妈和宝钗从碧纱橱中出来时面色都很不自然,她们模模糊糊听到了凤姐审案的过程,知道王夫人大概要出事——敢给宝玉下毒,这是狠戳了老太太的逆鳞啊!>
薛姨妈陪笑问:“老太太有什么吩咐?”>
贾母语气平淡:“天色不早了,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贾母很清楚薛家借住贾家的目的,对此并不乐见,只因不好驳了儿媳面子才视而无睹,时不时就说几句暗含深意的话,提醒对方别痴心妄想。如今对王夫人恨极,连带着看薛家母女也十分厌恶。>
薛姨妈忙笑道:“眼下两位太太都不在,宝玉又不大好,我留下帮忙照管也是应该的。”>
王夫人正在前面琢磨怎么弄死赵姨娘,邢夫人一瞧今晚事儿太大赶紧躲了。>
贾母直接拒绝:“不必了,这里有鸳鸯主事,丫头婆子多的是,姨太太是客人,还是回吧。”>
对方不识相,她也懒得给好脸色,对凤姐道:“凤丫头,送送你姑妈!”>
薛姨妈和宝钗脸色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