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无一丝消息传递,钟会定然生疑!”>
刘谌听后,惊讶的说道>
“我曾审问过张氏,其言若平常时节,应一月一信,战时则需三月一信,竟与大将军所说不差!”>
刘谌没想到姜维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既然他讲到了关键,刘谌也不掩饰了>
“我确实在训练信使,预计月底出发!”>
姜维却神秘一笑,对着刘谌说道>
“大王既然审问张氏得知了魏国情况,那有没有想过多派死士伪装成信使!”>
派死士?搞刺杀?刘谌倒是想过,但刺杀了钟会好像也阻止不了魏伐蜀啊!>
谁知姜维却说道>
“大王误会了,我说的不是刺杀钟会,而是刺杀...,只要这二人随便一人死了,魏国定然大乱!”>
“什么?他们可是在洛阳,这能做到吗?”>
刘谌没想到姜维这么大胆,真的是抓住机会就上啊!>
“若是大王将这些信使交给我调教,定然无忧!”>
刘谌沉吟不语,他突然想到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之举。>
姜维真有死士的话,确实有机会,不过将信使交给他信不信得过?要是他和钟会通信怎么办?刘谌选择了比较稳妥的做法!>
“信使交给大将军培养可以,不过需在成都进行,毕竟战时的路线是从成都、汶山上凉州!”>
在成都起码有诸葛瞻等人盯着,不会出大错!>
姜维想都没想便同意了,于是两人立刻联名上了一道密奏给到刘禅。>
面对两人的联名上书,刘禅也没有犹豫,立刻同意了,并安排诸葛瞻监督。>
姜维、诸葛瞻、刘禅三人难得的开始达成共识。>
...>
陇西,征西将军大营,邓艾正与麾下商议伐蜀事宜。>
他的本部中多寒门,如党均、丘本,世族也有,如段灼、樊震。>
对于姜维,邓艾一向非常重视,他的儿子邓忠正在介绍情况>
“姜维于陇西一线广布围戍,我等一有动静,他必能知晓!”>
“若要对姜维形成包围,应使诸葛绪、钟会先攻!”>
要诸葛绪、钟会先攻,吸引姜维并截断道路吗?那可要钟会发话才行了!>
...>
此时的长安,镇西将军钟会府中,风尘仆仆的张匡正与钟会汇报蜀中情况。>
“嗯,幸苦了!”>
“不过蜀主虽被蒙蔽,姜维却将汉中戒严了,我至今未能打探到各处关口的情况,此人仍属劲敌!”>
“家主,据说北地王曾经为姜维、诸葛瞻说和!”>
钟会原以为他的计策能引起姜维、诸葛瞻不和,直接让姜维一撸到底,没想到他还能管控汉中防务!>
而且似乎蜀主的儿子北地王颇为贤明,或许会生出差错!>
伐蜀还有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希望下次能带来些好消息,接着钟会又询问了凉州一线的情况。>
“对了,从成都上凉州之路好走吗?”>
“家主,若是没有准备,走此路九死一生!”>
张匡开始说起了此行的见闻>
“...”>
“对了,家主,征西将军(邓艾)对陇西劳役过甚,当地大族及百姓多有患其苦者!”>
邓艾虽然是名将,但是治民的手段确实非常严厉!>
钟会沉吟许久,并没有找到突破点,于是在了解了情况之后,便招呼张匡出去,而他则是修书一封寄给了向雄!>
向雄的安排原本只是一步闲棋,如今看到前线戒严,姜维仍然掌权,他打下汉中的信心越来越不足了!>
在洛阳的向雄收到钟会的信后顿感棘手,原本钟会只是安排他多造祥瑞,如今却要他安排谶纬之才宣言‘司马代曹’的谣言!>
这就是钟会的保底之策!>
如果伐蜀失败,那就告诉麾下士兵只要拥立司马氏进位,就可免除责罚!>
同时安排洛阳出祥瑞,钟会也趁机一封书信劝进!>
伐蜀失败对司马昭的影响更大,他为了保住政治地位应该不会动支持他的钟会!>
如果司马昭真的敢来长安夺权,那钟会就联合司马氏内部人员夺了司马昭的位子!>
他如果不来长安,那钟会就能乘此机会将十万大军收为自己部下!>
如今看来司马孚等人还是有想法的,但是会不会朝着钟会计划的方向走他也不好保证,钟会只能多留后手!>
毕竟这中间每一步都是危险无比!>
至于为什么不交出兵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