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郡虽反,郡内却处于战乱,部分县仍然奉吴国命令!”>
“郁林郡震动,大族据守布山、阿林等县,表面奉命却不出兵,临浦等县虽反叛,但也只是据县自守!”>
“因此,若要快速击贼,可持吴国敕令,从夜郎下郁林!”>
“联合苍梧、南海郡兵,只需其摇旗呐喊,待我等击破一部贼兵,便可收复大半土地!”>
“此时,本部大军再从贲古沿水路下交趾,只需一战便可破贼!”>
杨稷的安排非常稳妥,可是毛炅却抓住了他计策里的漏洞>
“等待吴国敕令不现实,朝中也说了只能以借口出兵!”>
“照此情况,必须全军下交趾,以我大汉名义攻略交趾!”>
这时糜照却出手阻止了还在争论的两人>
“朝廷诸公的要求可不是单单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需得交州大半在我大汉手中才能逼得吴国退让!”>
霍弋也点头表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次外交之策,颇为重大,我等需做的比朝廷要求的还好,才能达成目的!”>
见主将开口,底下的杨稷、毛炅急转脑袋,开始疯狂的想办法,这时他们一直忽略的一个小透明开口了>
“吴国国书我曾在朝廷见过,模仿起来不难!”>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传令的信使赵廞!>
糜照一听,兴奋的问道>
“果真?”>
“此事易也!”>
不止如此,赵廞还提出了一条非常可行的计划>
“郁林郡的情况可伪造国书,仅一校兵马领命便可征服!”>
“郁林在手,我等便可招兵佯攻合浦,同时使人北上!”>
“交趾等地的情况却又不一样,却是土人苦吴人久矣!”>
“我等或许不用征伐,便可传檄而定,因此不如使各族商人随军一起,沿途让他们安抚各县土人,若是土人愿意依附我大汉,则交趾旦夕可下!”>
霍弋、糜照对视一眼,便做出了决定>
“以爨谷为主将,毛炅为副将,领兵三千,协同糜中郎一起,收集船只、准备攻城器械、速攻麓冷,直下龙编!”>
“喏!”>
“司马杨稷令领两千人马,同赵治书一起,持吴国国书由夜郎下郁林,收编郁林、合浦等地战力!”>
“喏!”>
...>
爨谷这边打着商人吕康失踪在了交趾的名义,和糜照一起领着五千兵马,迅速从云南出发,等他们到兴古郡贲古县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天。>
于是他们便立刻顺着麓冷水道而下!>
“水道竟然没有设防!看来交趾一地确如杨稷所说,互不统属!”>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爨谷感觉非常轻松。>
不过作为第一次出战的糜照,心中却是忐忑不安,还时刻警惕一路的情况。>
爨谷便出口安慰道>
“糜中郎无需担忧,沿途都有斥候查探,确实没有设伏!”>
这时‘失踪了’的吕康却在两人身边,突然说道>
“爨将军、糜将军,你们看!”>
他是作为糜照的副手和向导跟随,两人随着他的手看去,原来是一处急转湾的水道,非常险要,不过吕康说的却不是这个>
“此处水道不远便有一处大市,土人大族多有在附近生活的!”>
“将军,只需派数十名将士一起,某便可为将军说服他们归附!”>
爨谷和糜照没有多做思考,便答应了吕康。>
毕竟失败了也没太大损失,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个时辰之后,吕康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数十位土人首领,还带来了几百土人勇士!>
“我等听吕康说,只要归附将军,便可得到将军庇护,不受战乱所害?”>
糜照听到如此简单的条件,便很快同意>
“没错!”>
各首领一听此言,立马说道>
“我等愿归附将军!”>
糜照看了眼吕康,没想到这人的人脉如此之广,后者笑着解释道>
“吴国在此管理松散,他们对吴国并没有多少忠心!”>
“且我在交趾做生意从来都是诚信为主,我以自己的信誉担保将军能保护他们,他们在得到了将军的答复后自然归附,不过将军若要收土人之心,还需按照盟约执行!”>
糜照点头表示清楚,为了表示诚意,他与爨谷等人商议驻军的事情。>
爨谷还未作表示,他的副将毛炅却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