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家将了,日后自己再上战场这些人就是亲卫。>
十六个人,十六匹马,从钟鼓楼出发,路过台天司,鸡鸣寺,国子监,小教坊,穿过太平门后就到了顾言最爱的后湖。>
熟悉的路,熟悉的景,骑着马快速奔腾,凌冽的寒风吹着脸,顾言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天色渐晚,此刻后湖这边的住户却没有呆在家里,而是端着碗,坐在自己门槛上,看着眼前的大路边吃边聊。>
多少年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后湖这边,这个穷鬼地儿终于出了一个大官,还是一个世袭的侯爷,这可是稀奇,不见见日后怎么去给自己的那些亲戚吹嘘,看看谁敢再说后湖这边的风水不好?>
辰大云站在门口伸着头往远处看,这已经是他来看的第八回了,这一次依旧失望地叹了口气,他不知道顾言有什么事儿,为什么墨迹了这么久还没来,天眼看就黑了,再有一会儿就宵禁了。>
正准备往回走,他突然听到轰轰的马蹄声,他抱着门柱往远处看,隐约看到一道若有若无的人影正在朝着这边奔来,他心里一喜,扯着嗓子就开始大吼,一边吼一边打开那扇巨大的侯府正门。>
“回来了,言哥回来了,侯爷回来了!”>
他的这一声叫唤,那真像是给安静的后湖扔进了巨石,侯府大大小小的仆役开始忙碌,他们在杜猛的带领下走出大门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在两侧站好,然后恭恭敬敬地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一队人马。>
后湖这边的邻居饭也不吃了,搁下碗筷齐齐地来到路边,伸着脖子往远处看。>
看着路边全是人,顾言有些尴尬,可为了不给人乡邻留下目中无人的感觉,顾言放下马速,面对微笑,频频朝着路两边的乡邻拱手以示感谢。>
这短短的一段路走得他是满身汗,就像是打了一场大仗一样。>
到了家门口,顾言俯身下马,看着一身诰命衣服的母亲,顾言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母亲面前:“娘,儿子回来了!”>
身后十五个家将也单膝着地,盔甲哗哗作响,威武又霸气,齐声道:“我等拜见老夫人!”>
顾晨氏静静地看着顾言给自己叩头,眼泪不停地流,他先扶起顾言,看着比自己还高的儿子,双手捧着顾言的脸:“好,好,好!我儿子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他胡乱抹了抹眼泪,一一扶起每个家将:“诸位劳苦功高,这顾家里你们也是一份子,顾晨氏在这里给诸位见礼了!”说完,屈身行礼,这是作为主人家应有的礼仪。>
家将不是奴仆,是可以托付一家老小的人。>
茅家,齐家,明知家里要被诛九族了,就这还有悍不畏死的家将背着家里幼子不要命地往外冲,无非就是,他们在拿自己的命来给家里留一个苗裔。>
这是信和礼,不立字据,存乎于心。>
跨进大门,辰大云拿着松柏枝往众人身上挥洒黄酒:“侯爷回府,登堂入室,跨过门槛,一片坦途。”>
在辰大云不断地吆喝声,侯府大门关闭,内堂灯笼亮起,顾言和众家将需要沐浴更衣,待洗簌完毕,顾言和众家将则需要祭祖。>
这个家的祖宗是顾怀。>
看着画上的父亲,顾言心中一片宁静,他认真地磕了三个头,从母亲手里接过香,献上了三炷香。>
母亲对父亲的离去似乎不伤感,就像失去了一件无足轻重的东西一样,可顾言知道母亲一定把那难以忍受的痛紧紧地藏在心底,她不是不在乎。>
在乎到,这种痛无法说出口。>
看着父亲的牌位,母亲又哭了一通鼻子,嘴里说着最近的琐事,说了家里人这几日是怎么求着他原谅的,其中她着重说了顾言是怎么出人头地,叮嘱顾怀要记得保佑云云。>
顾言不知道母亲怎么变得爱哭了,但现在只要母亲喜欢,只要母亲开心,她做什么顾言都不会去反对,现在自己就这一个亲人了,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娘你就别哭了,我不是回来嘛,你再哭就可不吉利了!>
咱们以后开开心心过日子,当初顾家怎么对咱们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坏你声誉,烧咱们的房屋,这事儿他们如果没有个交代,真当我是泥巴捏的。”>
顾言从未想过这事儿要揭过去,自己不是圣母。>
至于别人会不会说自己是在仗势欺人,顾言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是他们先仗势欺人的。>
等祭祖完毕,顾言就要去训话了,这个话必须由顾言说才有威慑力,他是家主。>
十五个家将站在两端,刀剑出鞘,这些人都是手里见过血的,此刻故意显露威严,那浑身散发出冷飕飕的寒气让大厅所有人静若寒蝉。>
家里的仆役规规矩矩地站在堂前,头也不敢抬,深怕自己一抬头就被身后的家将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