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福德先生,请问……这两件东西……有什么不同吗?”>
所有人都盯着那双鞋,以及束胸上的绳结。甚至就连满脑子都是仇恨的弗洛加特大小姐,此时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然而她的心里更多的还是警惕。>
她当然不会相信自己的未婚夫,一位骄傲的公爵大人,会是杀害自己妹妹的凶手。她只是好奇,那个狡猾的凶手到底要如何狡辩自己的罪行。>
……>
现场几乎没有人看出这两处绳子打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而贝尔福德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对这些缺乏观察力的人抱有期待。>
“看来我高估你们了,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这里,这双鞋子上打结的手法,区别就在这里。”>
贝尔福德轻轻的拉开鞋带然后亮出了打结的地方。>
“诸位,这双鞋子系鞋带的手法,采用的是经典的蝴蝶结。我想在场的女士一定对这种打结手法十分的熟悉。因为每年圣诞的时候,你们都要为家人包装礼物。这种打结手法可以让绳结变得非常的美观。而这件胸衣,请大家看看这处,在相同的位置,却有两道绳箍,而蝴蝶结只有一道。”>
“两种绳结的打法不同,一种是用单绳绕着打结,而第二种则是两股绳索相互纠缠……”>
贝尔福德用手上的铁链演示着两处绳结的不同。不过此时高高在上的法官却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
“荒唐!贝尔福德先生,难道你觉得靠着这种程度的证据,就可以将一位公爵大人陷害成杀人犯吗?”>
面对贝尔福德的指控,法官当然不相信,其实就连陪审员也不相信。因为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打结的方式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女性更偏向于美观,所以她们更习惯漂亮的蝴蝶结,因此系鞋带也是如此。>
然而这个时代的男性,就算是贵族,也一样热衷于各种社交和户外活动,所以他们打结的方式更倾向于牢固。因此双箍的伊恩结就是更好的选择。>
而打结的方式经过反复的使用,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个人印在脑海深处的习惯。这种习惯除非刻意而为,否则是不会改变的。>
“陪审团的诸位先生们,请不要采纳刚才贝尔福德先生提出的那可笑的所谓的证据!”>
“等一下,可是您不能否认,打结的习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这位公爵大人,请看他的鞋带,这是十分牢靠的伊恩结。”>
“哈哈,真是可笑,难道所有用同样方式系鞋带的人,都是杀害玛丽·弗洛加特小姐的凶手吗?”>
法官此言一出,贝尔福德一下子就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确定这个男人就是凶手,是因为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那个人的身高要超过自己。>
可是贝尔福德却并没有说明。他反而盯着那位公爵先生。>
突然,贝尔福德一把抢过了那位公爵先生的手杖,然后反手敲了一下对方的右手。>
“啊!”>
那位公爵先生大叫了一声,反应似乎有些夸张。然后就见他愤怒的朝着贝尔福德扑了过来。>
“还给我,你这个穷鬼!这根手杖你几年的薪水也买不起!”>
“啪!”>
又是一下,贝尔福德敲在了那家伙的手腕上。顿时,这位公爵大人惨叫着捂住了手。>
“你干什么,上帝啊!快阻止他!”>
克罗波洛公爵的未婚妻,那个跑到监狱的疯女人此时咆哮着,担心着自己的爱人。然而就在几名治安官抓住了贝尔福德,把手杖从他的手上强行抢下来的时候,贝尔福德却大声的喊道:>
“你这个懦夫,你这只手是在后面偷袭我的时候,自己弄伤的吧,蠢货!”>
“住嘴,你这个混蛋!”>
“啊哈,占着姐姐还勾搭着妹妹,到底谁才是混蛋。是你,就是你用棍棒袭击了可怜的玛丽·弗洛加特小姐,以掩饰自己卑鄙的行为。”>
“你住嘴!混蛋!”>
突然间,案子的情形被人说了出来,克罗波洛公爵顿时就心虚了起来,不过他还在嘴硬的狡辩着。>
“法官大人,快把这个混蛋送上绞刑架吧!你看看他都说了什么?”>
治安官拖着贝尔福德,就等着法官宣布他最终的命运,不过贝尔福德还在为自己的命运做着最后挣扎。>
“克罗波洛,你这个白痴,你躲在山毛榉树下偷袭我,可惜你太弱鸡了,只让我昏迷了一会儿,你的力气就像你的智商一样,如果不是这里坐满了蠢货,我今天一定把你送上绞刑架!”>
“闭嘴吧蠢货,这全是编造出来的,那里根本就没有树,只是一片树从……”>
猛然间,克罗波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