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知道西秦帝国的藏宝库很肥,但做梦都没想过能有这么肥。>
当他站在西秦帝国的藏宝库中看着琳琅满目的法宝时,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远超他的预期。>
白城对封存府库等待楚国接收的舒庆绪也连带着多了几分好感。>
顺风局谁都会,逆风局被推出来背锅还能如此头脑清晰并不多见。>
舒氏衰落已成定局,除非出现能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超卓天才,否则断无翻盘可能。>
然而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正因为其难以复刻。>
舒氏的衰落已成定局。>
舒庆绪交出所有法宝,既表达臣服和善意,也向帝国的新主人表示没有野心。>
没有超卓天才,保留这些东西也无用。舒季衡没法用他们守住关内,舒庆绪就能用这些东西翻盘?>
当然不可能。>
若是有超卓天才出世,就算没有这些东西一样能翻盘。>
看似千年积蓄,底蕴深厚,实则完全无法改变局面。>
献出去能保舒氏平安,留着却是祸根。舒庆绪想的明白,做的干脆,的确是聪明人。>
白城只是稍作感慨就将目光投向堆满陈设架的法宝、兵器。>
他估算着这些东西的价值,盘算着如何与赤渊分配。>
他的计划是吃光宝物就走,原本计划是七天左右,现在看来至少要半个月。>
白城将宝物分门别类整理好,与赤渊对半分享,各自闭关。>
这次闭关的时间超出了白城的预计,足足用了二十一天才出关。>
此时距离朱河大叔的阳寿大限只有不到两个月,而赤渊出关还需要三五天,白城决定等她出关后就离开。>
这也是他在歧阳城的最后三天。>
他很清楚,这一走大概不会再回来,想到在朱河小世界的一年多时间,颇有些沧海桑田的感慨。>
离开之前,他还要见一些人。>
首先要见的自然是第三狩猎队。>
第三狩猎队离开南野国后便没有参加狩猎行动,也不知他们是否在认真修炼。>
白城记得他们每一个人,但却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第三狩猎队虽然在楚灭秦的战争中没有出力,但享受的待遇却很高。>
很显然,嬴子周将对白城的感激部分转移到他们身上。>
见白城到来,门口站岗的卫兵有些疑惑,这位看相貌很像东家交代的白先生,却不知是否本人。>
守门卫兵非常客气的上前询问道:“这里是第三狩猎队驻地,请问您是白先生吗?”>
“是我。”>
见微知著,从营门卫兵就可以看出一支队伍的纪律和组织。>
当年周亚夫的细柳营便因此成名。>
这名卫兵是生面孔,显然是狩猎队新聘用的人手。>
这名卫兵不卑不亢,彬彬有礼,的确教育的不错。>
身为营门卫兵,若是眼高于顶,不但给自己惹祸,甚至还会祸及主家,不可不慎重。>
确认白城的身份后,卫兵迅速立正向白城敬礼,并找来外院管家,让他为白城带路。>
第三狩猎队住的大宅院原本是西秦帝国户部侍郎的宅邸。此人贪得无厌,在繁华的歧阳城为自己建了豪宅,本以为可以世代享乐,惠及子孙,结果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的确是座豪宅,但白城却有些皱眉头。>
在去后院的路上,他看见了不少狩猎队员。>
这些队员见到他都激动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是他们却疏于修炼,实力进步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见了好几名队员后,白城算是看明白了,这些队员都是敦厚之人,对他的恩情始终没有忘记,依然尊重他,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但不少人对修炼却懈怠了。>
他们找回了家人,在帝国的都城过上富足的生活,进取心自然淡了。>
白城沉默片刻,嘴角微微上扬,多了几分笑意。>
这样其实也挺好。>
这些人在初期狩猎时也出了不少力,为白城在莽荒原外围猎杀荒兽做出了贡献。>
在关键节点,他们都选择站在白城这边,于生死之间打滚,一路来到这里,好不容易有机会过上“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踏实日子,谁能拒绝?>
如果白城没有看穿阳寿余额的能力,没有歪打正着走上混沌炼体修行的大道,他多半也会这样。>
他不会批判这些人的小农思想。>
他们本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