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顾谨言坐在窗前,手指翻转间,一枚玄秘幽深的钱币不断从正面翻转到背面,又再从背面翻转到正面。>
这正是他上城御妖,所获得的那枚奖励,文武两仪钱。>
不过,顾谨言看似在打量这枚钱币,其实眼睛从来没有落到它的身上,因为此时此刻,他的眼睛,只是凝望著窗外的飞雪,久久不语。>
没错,一场大雪,北海城银装素裹,只是被儒冠老者一剑清空。>
但在儒冠老者的金剑收回之后,北海城上空的雪花便又重新降了下来。>
而清冷的月光,透过飞舞的雪花,散发出蒙蒙的光晕,照射著千砖万瓦,也照射著这夜幕下的人间灯火,万姓悲欢。>
在这一刻,顾谨言心绪有些怅然。>
在这北海城,顾谨言没有几个朋友或熟人。>
郭兴扬算一个。>
龙蛇山中遇到的那位奇怪少年玉山映,算一个。>
而书虫斋那位不知道姓名,来历更神秘的老者,亦算一个。>
屈指一数,来到这方世界,能称得上认识,并有所交情的,也只有这三人……而已。>
可现在,其中之一,却即将远行,要离开这北海城,前往遥远的镜州州城,再见之日,遥遥无期。>
老者临走前的话语,犹在耳边。>
“不要相送。”>
“我不喜欢男儿哭哭啼啼。”>
可是……>
相聚一场,受恩颇多,临走之时,老者更将书虫斋交予了自己。>
我若不送,心里过意得去吗?>
日后回想起来,我又该用什么,去记忆这一段难忘的别离呢?>
可我若相送……>
又该送什么呢?>
顾谨言一时有些为难起来。>
老者将一座书虫斋都交给了自己,虽说最后他说的是替他代管,但其实,如果他永远不回来,那这座书虫斋,几乎和白送给顾谨言没什么两样。>
如此厚恩,真的能,仅仅只是看著他离开吗?>
顾谨言的眼睛,透过雪花,落向天空。>
那里,月光皎洁,云层尽散,而雪花依旧在那纷纷扬扬。>
这是何等绝美的一幕?却又带著一丝淡淡的离愁。>
一种奇特的情绪,忽然从顾谨言的心间席卷而上,并且一旦出现,就如波翻浪涌,越来越激烈,再也挥之不去。>
忽然,顾谨言霍然从座椅上站起,从床榻底下抽出笔墨纸砚,铺在书桌上,然后再翻开《说文解字》,就著烛火,从目录中一个字一个字地查找起来,并将它们记录在纸页上。>
“云!”>
“散!”>
“花!”>
“落!”>
“清风!”>
“明月!”>
“千山!”>
“何处!”>
这些字,顾谨言很多已经感悟过了。>
譬如云,譬如花,譬如月,譬如风,譬如千,譬如山,都是常用的汉字,亦是他最早感悟的文字之一。>
可是,这几个字里面,还有更多,不曾学习。>
比如散、比如落、比如明、比如处等等,就都是还没来得及感悟的文字之一。>
而这些文字里面,占到了所写众字的一半以上。>
粗略一数,还差十四个。>
“我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
“一个晚上,来得及吗?”>
顾谨言握著毛笔的手,微微发紧。>
不过,看了看窗外,越来越深的夜色,顾谨言再不犹豫,直接从第一个字开始,感悟起来。>
“散!”>
单个、分开、分布、排遣、解忧……>
所以有离散,有分散,有解散,有涣散,有散失,有散逸,有散心……>
一个散字,道尽离别。>
当顾谨言将散字的所有含义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确定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并懂得如何去运用它时,慢慢地,他笔下的“散”字,也就多了一种特别的神韵。>
一缕淡淡的乳白色文气从这个“散”字上升腾而起,并充斥著这间小小的屋子。>
于是,屋子中,就多了一种特别悲伤的情绪。>
这世间,有很多文字,皆可伤人,如“情”,亦如——“散”。>
可是,在确定已经正式领悟了这个文字之后,顾谨言却来不及去仔细体悟它的感觉,因为他急于感悟下一个文字。>
于是这一夜,顾谨言坐在家中窗前,书桌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