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蔡也替女儿高兴,不过却道:“王上、上将军,行公子信中还交代:若一战后韩军未撤,我等便密切关注城外战况,上将军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等行公子再带军来攻时,上将军便带一万精兵出城夹击韩军,且只杀韩军◆韩军逃跑,便立刻回城防御,不得追击№我城内也做好防御,恐魏楚两军突然攻城。”
子彦听了非乘奋:“老夫终于要杀敌了!”不过又很好奇的问:“魏楚两军怎会坐视不管?”
季蔡回道:“行公子说:到时我等上城观察局势,若子庆带兵杀来时,魏楚两军不帮忙,你便可杀出去。”
郑康公有点不高兴:“相国怎不一次性把话说完?非隔几日透露一点。”
季嫣立刻回道:“王上,此是行公子之意,行公子怕不能准确预测战局◆提前交代,局势又未按其计划的来,岂不是让大家看笑话。”
季蔡这时很无奈的说道:“王上,我与你们一样,局势每向前推进一步,小女才告知一点∫也不知行公子信中有多少内容,后续是否还有事要发生?”
子彦却笑了起来:“如此甚好!若提早说了,我这些天定睡不好觉。”
季嫣竟也打趣道:“是啊!提早说了,上将军便会激动好多天◎一仗没打成,会怨行公子一肚子。”
子彦不停的点头:“对、对、对!”
......
第二天上午,子庆、子诗、姬灵三人,又带着一万五千行骑师冲向韩军。
魏楚两军也提前做了准备,派出十二万联军堵在韩军面前。
但就在子庆军队快冲到时,十二万魏楚联军立刻往两边撤了,把中间空了出来。
韩王做梦也没想到,竟被魏王和楚王出卖了,又是慌忙指挥军队应战,并全军压上。
城墙上观战的郑康公与季蔡,刚才还在纳闷:魏楚联军将韩军保护了起来,子庆的军队如何杀?
没想到魏楚联军突然让开,露出中间空地。
郑康公立刻下令打开城门。
子彦早已带着一万精兵,在城门后列队等待。城门一开,将士们立即争先恐后的冲了出来。
韩王始料未及,慌忙分出一半兵力迎战。
现在韩军腹背受敌,而魏楚联军却在旁边观战。
韩王心在滴血,知道再打下去,定会全军覆没,便下令军队突围。
虽然郑军武器装备好,但韩军人多,有七万,突围也不是很难。
半个时辰后,韩王带着军队突围了出去,但伤亡了两万多士兵。
子彦立刻带兵撤回城内,不过有点余兴未尽。
子庆、子诗、姬灵三人带着行骑师追杀。
竟追杀了一百里,抵达韩国边界后,才撤回来。
怕深人韩国境内中埋伏,不过最主要原因是连续两天杀敌,体力消耗相当大。
这次追杀,韩军又伤亡两万多,七万人只事两万。
而郑军这次才伤亡两千余人。
......
第二天上午,姬行带人与魏王、楚王会谈。
姬行不想太啰嗦,直接说道:“魏王、楚王,你们派些懂冶炼技术之人,去城内现学,掌握技术后便撤军∫立即遣人通知大梁四国联军,不得攻城。”
“好。”两人点头答应,心想:大梁联军本就未打算攻城。
姬行又道:“今后魏楚铸国,武器装备质量处于同一水平,我郑国弱,对魏楚两国够不成威胁,并尊魏国为盟主,楚国为副盟主,还请两位盟主多关照。”
魏王笑道:“不用搞这些虚名,我们三国一体,互不侵犯。”
楚王说道:“今后郑国与韩国之间的恩怨,我楚国绝不插手。”不过心想:郑韩两国斗个两败俱伤最好。
魏王也表态:“我魏国也不插手。”不过接着又说:“行公子,本王此次带兵前来,见郑国水稻长得正茂盛,且已快到收获之时,是何故?”
楚王也跟着问:“本王也是不解,我国水稻已收割了三个多月,你郑国水稻是否种了两季?”
姬行不想隐瞒,也知道无法隐瞒,于是回道:“确实种了两季,不过此技术不在此次商讨范围之内,我们下次再谈,必须有交换条件。”
“好。”两王都点头同意,并立刻派人送信去大梁,同时也遣人回国调冶炼技师过来。
......
傍晚,大梁城。
四国联军已接到魏楚两王的命令:不得攻城。
众人心想:本就未计划攻城啊。
当听说十二万韩军被公子行的两万人,打的仓皇而逃,只式万人时。
众人惊呆了!
宋王受不了刺激,忙问使者:“魏楚两军怎不救韩军?”
使者立刻按魏王的吩咐回道:“郑军只屠韩军,分两天两次战役。第一次战役:天刚亮,郑军从成外奔袭而来,我们错不及防,且不到两个时辰便结束战斗,来不及救,同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